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河南鹤壁窑:深埋地下的陶瓷博物馆(图)

河南鹤壁窑:深埋地下的陶瓷博物馆(图)

2016-03-21 09:48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上世纪70年代,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曾形象地称‘鹤壁集地下本身就是一座陶瓷博物馆’,鹤壁的每间民房下面都可能有一座窑址。”王文强打开《鹤壁窑》专著,指着古瓷窑遗址位置图告诉记者,传统的鹤壁集瓷窑址就在鹤壁集的西侧,西依太行山余脉草帽山,北连北大坡,南接塔坡岭,东临华北平原。窑址多坐落在河岸两旁的二级台地上。瓷窑全盛时期面积约有84万平方米,在这一范围内的地面之下到处堆积着不同厚度的文化层,内含各种瓷片、废匣钵和红烧土残迹,窑址废品堆积极为丰富。因此,鹤壁集又有“四十五里烧造坡”之说。

“当年的首次发掘地位于鹤山街边上红旗电影院的前面,发掘面积600平方米。清理出瓷窑一座,作坊一处,出土残整瓷器和窑具3700多件,收获十分丰富。”王文强回忆道,那次发掘,发现文化层共八层,合为六段,第一段为晚唐时期,第二段为五代时期,第三段为北宋早期,第四段为北宋中期,第五段为北宋晚期,第六段为元代初期。

1978年,市博物馆在龙家村附近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窑址扩展到羑河西,且原定的第五段北宋晚期应为金代,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发掘证明了鹤壁窑创烧于唐而终于元。

古瓷窑遗址究竟是什么样子,五百年辉煌该留下怎样一番景象?王文强遗憾地告诉记者:“因为发掘后进行了保护性回填,又历经这么多年,现在的地面上已看不到什么了。”

12月28日,市文物工作队张长安先生带领记者来到鹤壁集探访古瓷窑的遗迹。从大白线与羑河交叉点向西,张长安先生带着记者抄小路来到羑河河堤,从一个斜坡处跳进干枯的河床。站在这不太宽阔的古河道中,看着如溪流般大小的河水,很难将眼前的景象同历史上鹤壁窑兴盛时羑河上帆影如云、商船穿梭的盛况联系起来。

沿着河床一路走来,随处可以发现枯草丛里散落着黑色、白色、黄色的碎瓷片。在陈家庄东侧一处高河崖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裸露的瓷器碎片分层堆积。张长安先生边解说边从崖壁中取出一个白釉残片,如获至宝一样仔细端详,他指着残片上的四个突起对记者说,这是烧造时为防止粘结,碗放在支钉上留下的痕迹。

溯河而上,崖壁上不时还能看到部分残留的红烧土、煤渣炉灰等,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这里曾经是一个瓷窑场。

流光容易把人抛,纵数百年煌煌繁华,也只不过是刹那一梦。暮色四合,寒风渐起,痴立在羑河边,记者似乎听到了古代窑匠们的交谈话语,依稀看到了当年“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烧造盛况。说到鹤壁集瓷窑,绕不过柏灵桥碑。柏灵桥碑碑文记载了鹤壁集制瓷业的由来和繁盛状况。

柏灵桥碑原立于鹤壁集柏灵桥畔,清乾隆三十七年曾重修,“文革”中被毁,其拓片藏于市博物馆。碑文记载,很久以前,有个晓风气、识土性,名叫柏灵的老人,为博览名胜来到鹤壁,发现羑河两岸不仅风景秀美,而且蕴藏的五色土是制陶烧瓷的好原料,燃料即煤炭也很充足,于是在此安家落户以烧瓷为业。他不但烧制技艺高超,而且乐于教人烧瓷技法。在他的带动下,鹤壁集一带几乎家家烧瓷制陶。为方便商人小贩,柏灵老人就在交通要道羑河之上架起一座石拱桥,后人为纪念他便把此桥称为“柏灵桥”。

柏灵桥碑文之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是,“邑西之人借以养生者不啻数万家”,足见当时鹤壁窑烧造瓷器的盛况及制瓷业在当地产生的深远影响。“往事越千年”,柏灵碑已不在,柏灵桥又如何呢?

沿羑河上行至陈家庄,张长安先生向北一指说,那就是柏灵桥!顺着指向望去,只见一座小桥横跨在由北向南的一个河汊上。走近一看,整座小桥都是碎石垒砌而成,呈单拱形,既没有漂亮的栏杆,也没有平整的青石路面。太普通了!这就是柏灵桥吗?附近住户、一矿的苏贵老大爷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人们常提到的柏灵桥,平时常有专家学者来这里看桥,一位日本学者还给他留过名片哩。“瞧,那边还有政府立的牌子呢!”桥西头,“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牌赫然在目。“烧瓷三宝”:瓷土、水、燃料,鹤壁集一样都不缺。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