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北野:21世纪中国艺术家的使命(组图)

北野:21世纪中国艺术家的使命(组图)

2016-04-07 09:13 文章来源:新浪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使命就是一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

“21世纪中国艺术家的使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人来到世界都有使命,使命就是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何况艺术家?

2、从新建立一个话语及评价体系:

纵观《世界艺术史》,特别是经过20世纪100年的发展,今天谈论“艺术”是冒险而容易引起争议的,因为在“人人都是艺术家”,“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的时代,艺术到底是什么?什么是艺术家?艺术家有使命吗?

北野:21世纪中国艺术家的使命备受争议的作品《泉》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艺术的发展已经把这些问题变得无限大,无限开放。“自由”意味着无限,以艺术性为代表的创新更是无限。早在1917年,杜尚就用自己的“非艺术品”《泉》预言了未来艺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因此他被誉为“将自由赋予艺术”。(《20世纪艺术史》德 乌韦·施内德著。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4年11月第一版第328页)谈论一个以自由为核心价值,以个性化为生命,而且是无限开放的话题本身就不严肃,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谈论当代艺术不仅需要建立一个大家可以交流的话语体系,而且需要一个全新的评价体系,一个复合的维度。这个话语体系及评价体系建立在世界艺术史及其启示的基础之上:“我们共同确认:艺术不仅是人赋予万物以意义和价值的创造性活动,更是一种具有预言性及启示性的结果。艺术家就是从事这些具有预言性、启示性的创造性活动的人。”

3、西方艺术发展及收藏的经验:

19世纪以前,西方的艺术主要服务于教会、有钱人及政府,之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装饰自己的大宅,为艺术家的独立发展和创造性提供了生存空间。当时在英国伦敦,中产阶级“去美术学院观光”,(《世界史纲》第1114页英 赫·乔·韦尔斯著 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参观美术馆,收藏各种风格的画家的画成为时尚。但更重要的是西方自古希腊起自由、批判、不断挑战权威及鼓励创新的精神发展使艺术家自19世纪印象派以来一直到今天,不仅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各种流派,使艺术创作的可能性扩展至无限,更促进了人类精神发展和社会繁荣。

4、话语体系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西方艺术发展及收藏有清晰的主线可以把握,这些主线可以成为我们谈论当代中国艺术家使命的话语体系及判断标准的重要依据。

第一条主线:从专业及艺术史角度,凡是能进入艺术史的艺术家都是在观念或形式上创新的人,或者说他们大多是预言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提前预告了他们身在其中的社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具有审美价值,最后获得市场认可,也就是所谓收藏价值。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