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文物保护需专业力量撑腰

文物保护需专业力量撑腰

2016-04-21 08:34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苏 锐

笔者近日从山东省文物局拿到一组数据:“十二五”期间,山东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01处增加至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606处增加至1711处。面对数量上的增长,山东文物部门负责人在欣喜的同时还有一丝忧虑。“文保单位多了,与之伴随的是文物工作领域不断扩大,文物保护任务日益繁重,这与文保机构不健全、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不禁让人反思,目前我们的文物保护到底缺什么?缺钱者有之,缺物者有之,但最关键的还是缺人,缺少专业力量的“撑腰”。

受制于认识误区,如今有的地方仍存在文物管理机构不完善、文保人员缺乏的情况。地市及以下的文物管理机构人员普遍偏少,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机构不完善、设施设备差、专业人员更少。有的基层文保单位看护员岗位不齐全,且缺少必要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具等,直接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笔者在山东一个地市探访发现,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是文广新局,除少数县区设有文物科,其他县域文物工作多由图书馆、文化馆或其他人员“兼管”。随着文物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文物工作人员多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综合来看,专业文保人员、执法人员的严重“缺编”,是当前文保工作的制约因素之一。

而在博物馆,围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几年各地着力让文物“活”起来。普通民众受专业知识所限,无法近距离感知文物魅力。面对民众对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场所日益高涨的热情,对文物进行研究、阐发的专业力量却鲜有增加,这又构成了一对现实矛盾。

笔者建议,应从省级政府层面规范市、县级文物行政管理机构设置,设立文物管理所或文物保护中心,聘用文博专业技术人员,增加文物保护骨干力量。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应聘请文物看护员,解决田野文物无人看护管理的现状。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文物保护“造血”功能,在更多的高等院校设立文物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专业,培养文物维修保护设计、施工、监理人才,建立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文物保护专业队伍。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