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康熙帝御宝檀香木异兽钮方玺
在冯先生看来,很多人认为这些高古玉像假的,是因为他们是以想象中的高古玉的标准作为参照做出的判断。“现在,国内很多人,包括一些文博界的人写的书,关于如何鉴定古玉,基本都从理论上来判断。但中国人自古就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说。我不否认清朝的时候还是有一些鉴定古玉很厉害的人,但他们的那些理论,传来传去早就变样了。所以跟着这些书本去鉴定古玉,见到假的会觉得是真的——因为造假者也是照着书造假,见到真的反而觉得不对。”他表示。
说来说去,高古玉的真伪,似乎是一个谁都无法说服谁的终极问题。
“其实争论的结果没有意义,即便特征已非常明显地放在那里。‘眼学’是中国传统收藏鉴定行的立身之本,所以争论起来总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就只能看身份与地位,地位高的嘴大。”“鞋楦儿”表示,“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学术态度问题、人品问题、知识结构问题……这也是中国博物行业尾大不掉的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