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刘二刚:当今时代笔墨当归何处

刘二刚:当今时代笔墨当归何处

2016-07-28 10:31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刘二刚(知名画家)

“笔墨当随时代”是石涛的一句题跋,料他也未曾想到,到了20世纪,竟成了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创新口号。我以为《石涛画语录》中这句话的提出,是悲江河之日下,慨叹艺术生命之僵化。他写道:“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画,如初盛唐之句,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至元,……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他所说的“时代”并非上世纪60年代说的“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的题材创新,纵看《石涛画语录》,他所要的是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个人风格。说白一点,一是要随时代的“物”,一是要随时代的“我”。

这时代,不少得意的画家总以为时代交给了他多少使命,其实画画本是微不足道的,比之诗人、作家、导演都显得脆弱,比之搞科技、軍事、医学等更是微乎其微。即使把画挂在人民大会堂、国宾馆,也只是装饰而已。这是个爱虚荣的时代,所谓头衔、大奖、包装都有了价值,画画的便自尊自大起来。靠嘴来游说也是一门技术,好像头头是道,一看作品,实自相矛盾。也有一些失意的画家,自称画画是玩玩的。以为画画就这么大点事。也不能妄自菲薄,画家面对一张白纸,当然可以心比天大,但是要“自知者明”。要明白“古之学者为己”。

这时代,艺术市场化了,本当是大好事,艺术的出路就多了一个渠道,档次、优劣本可以公平交易,可现状是财大气粗的大腕个个都能左右艺术导向似的。俗话有:隔行如隔山,直使艺术权威都无可奈何。郑板桥说:“学者当自树其帜,凡米盐舩算之事听气候于商人,未闻文章学问,亦听气候于商人者也。”话是这么说,自古钱是个好东西,浙派首领李唐就自嘲:“早知不识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艺术的好坏,说不定真要等时间来评判哩。

这时代,为什么而画画?本想写《笔墨当随我心》,但又怕说不清。 “现代派”就打着“我心”的旗号,拿“观念”这个摸不着、抓不住的名词来玩弄,不管结果,只要过程的快感,其实是从西方学来的。他们要与传统对着干,去掉笔墨的难度,非笔非墨。新则新矣,但不代表好。吴冠中说“笔墨等于零”,他反对没有形沒有意义的笔墨,但他又忽视了中国画笔墨的一点、一划、一撇、一捺,刚柔、方圆、浓淡,本身就是有形有精神意义的。我们的困惑都是随时随事随人之故。

这时代,多少画画的满世界到处跑,说得好听是眼界开阔。史铁生残疾,出不了门,而写出比许多作家还深刻的作品。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会让只图有而不知无的人费解。“行万里路”固然要得,难的是能化为我的作品,信息化时代,绘画再与照相、电视争工,已毫无意义。苏东坡早就赞道:“江山如画”,若“画如江山”就落入形而下。文学作品《十洲记》、《桃花源记》及《汉画像石》早用了想象的创作方法。毕加索从东方吸收了二维空间画法,一变再变,创造了他自己的世界,他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这时代,我们的创作好像不出去找生活,我就没有东西可画了?“面向生活”曾喊了多少年,那年头,画山水的发现了柴油船冒烟,山头上架上了高压线,农田里插上了小红旗等等,就以为是找到“时代”了。这也是长期以来创作上的依赖病,非得有个模特放在那儿才能画。面向生活另一口号是“搜尽奇峰打草稿”,至今一拨又一拨的学院师生背着画夹画板去对景写生,实又误入“人为物蔽,人为物使,蔽尘于笔墨而自拘”。如要画风雪、画夜景就没法画了,却沒有注意石涛在“搜尽奇峰打草稿”前面还有“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下一句接着还有“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搜尽奇峰”到“神遇迹化”就是要变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这时代,什么是“主流”?当时的人未必看得清楚。石涛说:“此道有彼时不合众意,而后世鉴赏不已者;有当时轰雷震耳,而后世绝不闻问者。”这时代认为好的东西到了那时代说不定就是不好的东西,艺术标准随时代而变化,往往会被政治绑架。“红色经典”“政治波普”意义已远超艺术本身。每个时代,官方需要歌功颂德,你不趋炎附势去投机,你就甘心去坐冷板凳。虽说文艺家多是关心政治的,只是良知,或曰,忧患意识,并不代表就懂政治,真懂政治也就搞不好艺术了,就去忙权术了。

这时代,急于出头的画家,都想走捷径,除了“功夫在画外”,发现一种新形式出来,见到有市场,很快就会被别人偷走,假画在市场转来转去也成了逸闻。潘天寿说:“绘画上可见之处易偷,不可见之处难学。”这“不可见之处”才是机关。我们看董其昌的画才是“偷”的高手,他将各家的形式为我心所用,以禅入画,丘壑内营。 “偷”也是一门学问。急要想出头的,靠走捷径多是欲速而不达。

这时代,“浮躁”二字是画画的大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你画写意画还是工笔画,大幅还是小幅,大题材还是小题材,都不容易。“天之授人,大知而大授,小知而小授。”当以真心诚意为本。这里要说的是笔墨,是中国画千年以来文人寄以人格的笔墨,石涛说:“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创新是手段,托志才是目的。笔墨靠官方来强制打造,靠市场炒作、作秀都无济于事。笔墨唯有靠自己 。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