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传播方式来看,劳森伯格展览的报道影响力即便在互联网时代,也只能望其项背。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读英文专业的王春辰在报纸杂志上读到劳森伯格展览的消息:一个美国艺术家在展览上砸了一把小提琴,这把砸碎的小提琴以20多万元人民币拍出,所得的款项捐赠给了保护长城的项目。“我很吃惊。当时不理解这样的一个东西砸碎了,竟然还能卖掉,并不知道这个艺术家是谁,为什么会这样。后来看到80年代的中国也有很多年轻人在创作这样的作品,这和当时的视觉习惯和对美术上的认识有所不同。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和记忆。”王春辰回忆。
《中国美术报》,第22期,1985年12月21日
劳森伯格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不仅带来了波普艺术,还有行为以及表演,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现场。从艺术的脉络上来说,激浪派的博伊斯,到劳森伯格的黑山学院,劳森伯格的功劳是生动、真实地展现给中国当代艺术家,许多到展览现场的艺术家都受到了启发,比如随后就出现的厦门达达。在劳森伯格之前,也有很多外国艺术家到过中国,比如安迪·沃霍尔,但是他们都是悄悄来、悄悄走,而将展览搬到中国,劳森伯格是第一人。在信息缺乏的年代,这样一个展览打开了人的思维,开启了对于材料以及表现形式颠覆性的新尝试,这是一个重要现象。这也是为什么30年后,我们依然把其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件,去回看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