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浮雕残件
来源:兰州日报
3日记者获悉,由敦煌研究院、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从犍陀罗到敦煌——犍陀罗佛像艺术展”日前在莫高窟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开展。本次展览面向大众免费开放,展期将持续到11月10日结束。
古代犍陀罗地区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印度河西岸,在今天的巴基斯坦白沙瓦谷地、斯瓦特以及阿富汗东部一带。因地处印度和西亚交界处,历史上曾被希腊、波斯、印度等多民族政权统治。古代犍陀罗艺术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从中亚向东扩散,东渐中国、朝鲜、日本,为东亚佛教艺术提供了最初的佛像范式。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或多或少的吸收了来自犍陀罗美术的影响,形成了大量与汉地风格高度融合的艺术作品。这种吸收了犍陀罗佛像因素的中国式佛像后来又传到朝鲜、日本。
据了解,1849年英国人最先在旁遮普发掘出犍陀罗佛像,犍陀罗艺术重现天日。20世纪以来,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阿富汗、美国、日本等国的考古队纷纷在犍陀罗及其临近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不少古代建筑以及雕塑、工艺品等文物,犍陀罗艺术成为艺术史研究的热点。犍陀罗佛教艺术将地中海和太平洋之间的欧亚大陆诸文明联系到了一起,体现着南欧、西亚、中亚、南亚、东亚文明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贵霜王朝开始,来自犍陀罗或克什米尔的高僧在中国西域络绎于途;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朝圣者开始前往佛教的起源地印度,以求获得原始的佛教经文典籍,其中最著名的有法显(公元395年-414年)和玄奘(公元629年-644年),他们的旅行笔记中描述了犍陀罗佛塔、佛像的庄严壮丽。中亚佛教传播者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努力也带来了艺术风格的影响,新疆楼兰地区米兰佛寺的佛像和于阗地区拉瓦克塔院的佛像、菩萨像,明显取自希腊化风格的犍陀罗艺术。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犍陀罗艺术品58件,以石雕造像为主,从单体佛菩萨尊像、佛传故事浮雕到小型石塔、舍利盒,涵盖了犍陀罗艺术的各类题材。展品中有17件是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藏品,另外41件是日本收藏家栗田功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