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镀金木乃伊面罩
是《埃及艳后》中的奢华艳美,还是《木乃伊》中的惊险神秘?昨天,《法老·王》在南京博物院开展,200余件古埃及与中国汉代文物亮相,包括最 为珍贵的木乃伊、埃及艳后半身像、汉代玉棺等。这是东西方文明两段璀璨历史的相遇,二者在生死观念上的不谋而合,让中国观众会心一笑。
四大亮点一窥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与中华文明同样位列“四大文明”,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对于中国观众,金字塔、木乃伊、埃及艳后是关于古埃及文明最熟悉的三大符号,后两者在展览中都可看到。
1 木乃伊:18层麻布包3000年前“女歌手”
有一副好嗓音的乃法尔·穆特,生活在约3000年前的埃及,专为神庙中的宗教仪式吟唱经文。她是此次《法老·王》展的焦点,却已身缠18层麻布,是一个再也无法开口的木乃伊。
此次展出的古埃及文物均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人员曾对这件“女吟唱者木乃伊”进行CT扫描,发现她保持着双臂松开,双手合于腹部, 手指微张的姿势。除了有牙疼病,全身既无病灶也无外伤,死因颇为神秘。研究人员通过对棺木上的文字绘画研究,进而确定了她的名字与职业。
从外观上可看出,乃法尔身高约1.57米,泛黄的麻布整齐地缠绕周身,仅在顶部的破损处露出干枯的头盖骨。
古埃及人极为追求遗体不朽,因此创造了木乃伊。制作时,处理人员会将遗体腹腔、胸腔、口腔的所有内脏以及大脑摘除,再经过碱水浸泡等一系列复杂的防腐处理。乃法尔的肺、肠、肝、胃被处理后,装在四个被称为“卡诺匹斯”的小罐子中。
展览中,这4个小罐子分别放置在木乃伊的周围,罐塞被雕塑为人头型、鹰头型、豺头型、狒头型,代表埃及神话中“法老守护神”荷鲁斯的4个儿子的形象。古埃及人之所以追求遗体不朽,是相信人有来世,逝者终会复活。而保护好这些重要内脏,则是为了来生也可以正常生活。
2 艳后石像:她眉毛搭耸鼻梁也不算高
伊丽莎白·泰勒饰演的“埃及艳后”在中国广为人知,但“埃及艳后”真如传说那样的美丽吗?此次展览展出了一件真人比例大小、花岗石质地的埃及艳 后半身像。外观上看,她的眉毛稍耷拉,嘴宽也超过鼻翼,鼻梁笔直却不高,不是今天标准的美女,也与同时代罗马、希腊雕塑中的人物有差别。
我们知道,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前,兵不血刃地征服了埃及,并被尊为法老。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后,帝国四分五裂,其生前的部将托勒密割据埃及,埃及由此进入希腊人统治时期。埃及艳后就是托勒密的后裔,也是希腊人。
“埃及艳后”生活的时代,地中海是罗马主导的世界。史学界认为,她先后以情人的身份与罗马军阀凯撒、马克·安东尼结盟,以维持国家名义上的独 立。不过,艳后纵横捭阖的筹码不只是外貌,更有背后整个埃及庞大的粮食与财富。她与安东尼同居12年之久,令这位统治罗马东部领土的将军“乐不思蜀”。最 后,安东尼败于屋大维,两人双双自尽。由此,古埃及结束了几千年的国家历史,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黄金面罩:涂眼影又画眼线
3 展览中的还有两件重量级文物,分别是彩绘镀金木乃伊面罩与木乃伊人形板盖。
这两件器具原来均盖在木乃伊之上,其表面丰富的绘画纹饰,画出了埃及人真实面孔。
观众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特点,它们的眼睛都有一圈厚厚的眼线。专家介绍,在古埃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在眼部化上浓妆,包括眼影、眼线。一世纪的罗马作家老普林尼记载,埃及人的眼影可以从鼻子上方眼角的部位,一直延伸到眉毛尾部。
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古埃及人眼部化妆的用具:玄武岩的眼影粉罐、研磨石、木制的眼影棒、石制的调色盘。显然,古埃及人将自己的面孔当做了一块画布。
此外,古埃及人流行光头,男性流行剃须,保持白净,但在正式场合又要佩戴假发、假胡须。
4 埃及食谱:来点大麦啤酒?
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有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埃及是一个农业大国,法老、祭祀是统治阶层,但人口占极大多数的还是农民。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复杂繁琐、古奥难懂的神话、宗教因此被大力倡导。
此次展览展出的文物,就表现了古埃及发达的农业,包括装着碳化了的小麦和大麦的盘子,装有碳化水果的篮子,以及一块面包残片。面包是在一座神庙 遗址中出土的,而前两者是均是在墓葬中出土。和古代中国人一样,古埃及人“事死如事生”,将这些食物与墓主人共同埋葬,以保证逝者在地下不会忍饥挨饿。
专家介绍,古埃及人在制作面包时,会用面粉、水、牛奶、食盐以及和面,再放进形状各异的模块中进行烘烤。由于面粉里沙子没有完全筛干净,考古人 员经常在发现古埃及人的牙齿有受损情况,形成小洞,这种现象进而会导致更严重的感染。古埃及人还会用大麦酿制“啤酒”,但古埃及的“啤酒”比较浓稠,有点 像稀粥。古埃及家庭在满足自给自足的前提下,还会将啤酒拿出去销售。
还有亮点
10天前刚修复好 绝世“玉棺”首次展出
此次展览分为两个部分,除了古埃及的文物,还有来自南京博物院等省内博物馆珍藏的汉代文物。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两个文明在追求不朽、讲究 生活、追求权力、表现万物生灵上有共同之处,值得观众品味、比较。汉代文物部分也集中了精品,除了常年展出的金缕玉衣、编钟编磬、金兽,还有一座国内独一 无二的“玉棺”是首次展出。
副院长王奇志告诉记者,这件玉棺出于江苏盱眙的大云山汉墓,墓主人是西汉江都王刘非夫妇。玉棺是在2号墓,也就是刘非夫人的墓室中出土的。“出土时的玉棺是被压扁的,经过几年的修复,直到10多天前才正式修复完成,这是第一次对公众展出。”
记者看到,玉棺长2米多,宽度高度均超过60厘米,它整体像一个匣盒,由梓木、玉、金、银等材质组成。玉棺的外表绘制有几何纹、云气纹、波浪 纹,还有形态各异的鱼、虎、朱雀等飞禽走兽,彩绘线条流畅,生动而精妙。最具看点的是,两侧棺身外侧中部,各装饰有白玉璧、玉璜一组,左右各装饰有玉虎1 组;两端的挡板外也各有白玉璧1组。由于大量装饰使用白玉,因此被称为玉棺。
专家介绍,玉棺此前全国仅出土过2例:河北满城中山王墓和江苏狮子山楚王陵发现过。而全国发现的玉棺中,又数大云山这一座最为完整。“是迄今发现信息量最丰富的一件,而且首次证明了,玉棺其实是漆棺的内部贴上千片或方或圆或三角的玉片。”专家说。
观展提示
此次展览成本高昂
实行低票价30元/人
这次展览是南京博物院免费开放以来的首个收费展览,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南博已经向国家文物局承诺,不动用财政资金办这个“超级豪华”的大展,“此次展出古埃及文物全部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借展的费用比较高,所以实行低票价,保证收支平衡。”
龚良表示,国家鼓励博物馆引进高品质特展,此类特展可以收费。记者了解到,这个档次的纯商业展每张门票可卖到150元至200元,但南博此次展 览的门票价格为30元,老人、残疾人、军人和儿童可享相应优惠。另外,如果通过门票、出版和文创产品开发等方式能够实现收支平衡,将对全国博物馆运营都有 示范意义,今后江苏将会策划更多的顶级展览呈现给公众。
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7年1月。观众可以在南博游客服务中心、老大殿、特展馆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