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几多异国风情(图)

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几多异国风情(图)

2016-08-16 10:53 文章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常见于外销瓷上的欧洲式图样有几大类。第一类是路易式样,指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后期分别流行于路易十四、摄政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代 的几种式样。路易十四式样的基本要素是在卷轴饰中的对称人物、阿拉伯藤蔓、帷幔、扇形、形状优美的叶子、涡卷饰、爵床叶和小棕榈叶,色彩与构图都显得厚重 浓郁,有明显巴洛克特点。摄政王时期,图样开始变得轻巧雅致。到路易十五时代,图样变成地道的罗可可风格,用曲线表现不对称式样,图样要素包括各种形状不 规则的事项,如岩石、贝壳、涡卷、水纹、羽毛、兽角、各种自然的叶形。瓷器上的路易十五式样在法国流行于1730—1760年代,在荷兰则持续到1780 年代。路易十六式样则与新古典主义风格呼应,首先于1760年代出现于英国,1770年代才延及法国,流行到1800年左右。它也偏好对称形状,但格调是 优雅冷静,以柱形、花瓶、花朵和叶子结成的彩带、奖章和蜿蜒的形状为构图要素。

第二类是德国迈森瓷厂的设计图样。迈森瓷厂陆续设计了几种著名的图样,因为在欧洲大受欢迎,所以各国东印度公司也要求它们出现在中国外销瓷上。一种 最著名的迈森式样是1715—1725年间常见于迈森瓷器上的金色卷饰,自1740年代早期开始出现于中国外销瓷上。另一种常见于中国外销瓷的迈森式样是 “德意志花卉”(Deutsch Blumen),由碎花和本地植物组成花束,花朵常用蔷薇。迈森瓷厂于1740年代设计该图样,用以取代以中国花朵为要素的“印度花卉” (Indianische Blumen)图样。

第三类是荷兰人的设计图样,最著名的是梅里安(Merian)依据欧洲植物和动物图册中的图形设计的图样,以及普隆克(Cornelis Pronk)专门为荷兰东印度公司设计的中国人物图样。普隆克的中国人物图样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阳伞仕女”或“仕女水藻”图样,仕女手持阳伞,施青 花、铁红和金彩,原图1734年绘成,颇受欢迎。绘饰此种图案的瓷器分别在中国、日本和欧洲加工,由它衍生出的别种图纹和仿制品则持续至19世纪,后来也 出现于欧洲自制瓷器上。第二种是“四博士”图样,1734年完成,翌年开始分别烧制青花和釉上彩瓷器。这种纹饰的受欢迎程度比“阳伞仕女”纹略逊。第三种 是“三博士”图样,在“四博士”图样基础上的改编之作。第四种是“庭院人物”图样,青花和金彩描绘庭园里的人物。此图样是普隆克设计的第四种款 式,1737年完成,1739年起送往中国并施于订制瓷器上。普隆克还设计过其他一些中国人物纹饰,以赭墨、铁红、绿、黄、金彩绘饰,常见于六件一套的盘 子。另有一种普隆克式边饰,在盘子的八片开光内分饰日本趣味浓厚的人物纹和水禽纹。普隆克设计的中国人物图样是典型的“中国趣味”,亦即欧洲人想象中的带 有欧洲人生活情态和生活理想的中国人形象,色彩搭配则又有明显的“伊万里”风格影响。

18世纪后期,欧式图样的种类日益丰富,做盘子边饰的有七彩纹饰、欧式花朵纹饰、矛形纹饰、锁链纹饰、带形纹饰和几何线纹饰,另有灰色装饰画加 金彩纹饰,还有无边饰仅有盘心纹章的式样。有一种在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较受欢迎的费兹修(Fitzhugh)图样,得名自一个从事中国贸易的英国家 庭,其特征是四块嵌板式格子围绕中心一枚圆形奖章,格子里有花朵和中国艺术的常见象征物。此种风格图案可用于边饰,也可用于完整图案。

市场导向:欧洲人的再加工

有些类型的中国纹饰或日本纹饰,在抵达欧洲后会被再加工,或出于风格考虑,或出于经济考虑,或为了易于保存,或为了调整图案以迎合人们的态度变 化和适应人们对国内瓷器或进口瓷器的需求。这类在欧洲二次加工的珐琅彩瓷集中出现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设计形式多样,质量参差不齐。

二次加工的方式之一是增加金属添加物,通常是金制或银制,并施珐琅彩。附加这些金属底座、喷嘴或把手后,瓷器的功能也可能被改变,可以从装饰物变为实用物,比如一个瓷人可以变为一支烛台,但也可以从实用物变为装饰物。

二次加工的另一种方式是加绘图案。欧洲画师不仅在中国进口瓷器的空白处加绘,还在已有纹饰处重叠绘饰。这样做时,欧洲人喜欢选择当前流行的图案 设计。通过这种再加工,原本可能因为图案不讨人喜欢而滞销的瓷器可以被卖出去,或者瓷器上原有的瑕疵可以被掩盖。欧洲人有时在进口中国瓷器和日本瓷器上加 绘漆画,漆画的图案则又模仿萨克森选帝侯强者奥古斯都收藏的日本瓷器上之漆饰。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