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国图进行数字转化 让古籍利用进入一个新层次

国图进行数字转化 让古籍利用进入一个新层次

2016-08-16 11:19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扬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尽快数字化,保障文化遗产安全

因善本古籍对温度湿度等条件有极高要求,如今在国图,藏品在有缩微胶卷、影印古籍、数字资源的情况下,不提供原件阅览。

“纸是最脆弱的文物,宋版书,翻一页,就损寿60年,上一趟机器,至少短命一百年,所以保护和利用永远是一对矛盾,怎么解决? 就是大量的、尽快地数字化。不仅国图,包括各个图书馆、古籍收藏单位,我认为第一项任务是先发布,把珍稀孤罕的、不同品种、不同版本的古籍发布出来,让人用。”张志清说。

据估算,全国的汉文古籍有20万种,50万个版本,其中已经数字化的大概有7-8万种,15-20万个版本,没有数字化的还有将近60%。“任务非常艰巨,这项工作如果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安全就有了根本保障,中华古籍就能够避免历代皇家藏书盛世收集、衰世流散、乱世毁灭的命运。”

为避免做重复的事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正在统合全国各个古籍收藏单位,“我们现在第一步,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内,联合全国的古籍收藏单位,用有限的资金,先把一部分重要古籍数字化。这几年的成果是1200多万拍,大概有三万多种书,除了国图的善本,还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珍贵古籍。”

令人振奋的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已被列为“十三五”期间国家的一百项重大工程之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想尽快实现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全部数字化,让内容尽可能多地被大家利用,哪怕只从中选个图案作为文创,那也是对民族审美、欣赏水平的一种提高。”张志清说。

“让古籍利用进入一个新层次”

在加紧对国内珍贵古籍进行数字化的同时,流散海外的珍贵古籍也正在以数字化形式回归祖国。据统计,海外100余家收藏机构藏有中华古籍300余万册,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很多是孤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与文物价值。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以质量高、数量大著称,我们已经把经部、史部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数字化,现在在不断上网,做完的话,是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善本中的一半。另外,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赠送的3700多种汉籍的数字版本,我们全部都公布上网了。”张志清说。

将海量的数字古籍资源全部免费提供,是否对古籍出版造成不利影响?

“出版和数字化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有个协调,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使用的特点,也要尊重保护的特点,国图在数字化同时也在大量做影印资料集。”张志清介绍说,国图最近开展了馆藏“样式雷图档”的数字化。样式雷,这个中国清代宫廷建筑世家的建筑图样的主体都在国图,总量约16000多件,已经影印出版了第一批圆明园建筑图样。“我们即将把已经做完的2000拍编目后放到网上,给大家看。”

张志清说,古籍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文物注重物质形态,而古籍保护重在内容,日前召开的“十三五”古籍保护计划的规划会议,已将立法提到议事日程,与会专家认为,要用法律保护古籍,并在立法上要把“利用”写进去。

“我们计划在今年10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对国图的数字化做一个系统的宣传,让人们知道如何利用这个巨大的宝藏。虽然不能完全把古籍从小众事业变成大众事业,至少能让更多人喜欢古籍,阅读古籍,让古籍的利用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张志清说。

原标题:“皇家藏书”摆上百姓“案头”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