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内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17日 第11版)
“她的寂寞仿佛一滴水珠,在宫殿的檐下,慢慢地拉长着透明的身体。”祝勇认为,看历史不是简单看一堆名字,不是看一堆好人坏人,谁是圣明君主,谁又是叛 臣逆子。“不管是看器物,还是看书画和建筑,最终都要落到人身上。”比如,武英殿,不仅是紫禁城的典籍馆和书画馆,更是历代帝王议政及处理公务的地方。在 书中,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运用“散点透视”的写作方法,一个宫殿一个点,从明朝灭亡、李自成入京,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 庆和宣统,直指一个朝代秘而不宣的核心。而“故宫的建筑也不过是历史的容器,在它的里面,有多少命定、多少无常、多少国运起伏、多少人事沧桑”,散落在其 中,顺治、康乾、雍正、孝庄、吴三桂、李自成、太平军、英国人等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或历史进程)中命运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