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方收藏眼
原标题:2015年国内拍卖企业120家盈利 亏损企业达144家,零利润企业66家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紧缩,与此同时,调整的脚步亦在加快。8月23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2015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年报》显示,去年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延续上年下滑趋势,共成交超25万件(套),成交额256.6亿元,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较上年下降22.64%和18.66%。企业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据统计,去年拍卖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27.76%,较上年大幅下降5.95个百分点。而排名前20名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也仅有40.33%。
进入深度调整期的中国拍卖业,“淘汰赛”在加快。记者发现,去年成交额和成交量双下滑,其中原因之一是拍卖企业减少,市场集中度提高。据统计,2015年国内274家企业举办文物艺术拍卖,比上年减少18家,为近5年来拍卖企业首次下降。众多小型拍卖企业选择减少或暂停拍卖,而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成交额排名前5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在过去三年持续增长,截止2015年度,它们所占份额达55%。
业内认为,现时国内艺术拍卖市场已出现拍卖行过剩,精品资源本来就少,再加上藏家惜售,拍卖行要么需提前预付部分成交费用,以获得重要拍品的拍卖权;要么铤而走险以不正当方式竞争,扰乱市场。“淘汰赛还将继续,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这是大势所趋,拍卖行迎来一波洗牌,艺术品市场的格局生变。”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行情走势
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萎缩19%
据中拍协艺委会介绍,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2015年度整体出现一定程度下滑,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较上年下降22.64%、18.66%,跌破2012年低点。
记者从2015统计年报获悉,2015年度,全国文物拍卖企业共举办760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设2051个专场。上拍532448件(套)拍品,成交253683件(套),成交率47.64%,成交额256.60亿元,应收买方佣金34.93亿元。其中,文物类拍卖标的上拍370855件(套),成交189809件(套),成交率51.18%,成交额209.95亿元,应收买方佣金28.69亿元,成交额占整个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81.82%的份额。
记者留意到,去年国内文物艺术品的实际成交率仅有47.64%,不足一半,这意味着,有超过一半的上拍品或流拍,或因某种原因拍后未成交。
在今年举办的多场拍卖会中,排名前10的拍卖公司综合成交率有所上升。据中拍协统计,2016年春拍,10家公司共举办202个专场拍卖,上拍33419件(套),成交24219件(套),成交率72.44%,成交额为98.83亿元。
相对于大拍卖行,中小拍卖行的成交率、流拍率则有更大差距。本月,广州一家中小型拍卖行举办了拍卖会,其中一家上拍261件拍品,成交额为386.5万元,成交率为62%,则流拍率为38%。
据权威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近期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2016年上半年我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依然处于持续调整状态,流拍率达到64%。市场普遍认为,高于35%则将有危机出现,而低于25%则表明市场处于投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