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状况
珠三角地区综合排名第二
在业内,不时听到有拍卖行诉苦,日子不好过,生意难做。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两年拍卖行的“小日子”是怎么难过?据2015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记者选取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其它区域市场和重要城市来做比较。
根据上述几大区域的市场增长能力、成交率、结算进度、佣金比例、主营业务利润率、盈利面以及劳动效率等7个指标来看,京津地区2015年度综合排名仍位列第三。其中,结算进度从上年的 53.94%上升至60.56%,排名也随着提升至第二;佣金比例从上年的16.05%下降至15.29%,位列珠三角之后;主营业务利润率虽位列第一,但由上年的38.45%下降至30.10%,下降幅度甚大;盈利面由上年的28.96%下降至20.00%,盈利企业仅有33家,仍位列第四。
长三角地区整体运营质量位居榜首,原因是该地区成交率由上年的48.31%上升至52.40%,这表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在市场调整期下能够主动调整供需关系。结算进度高达64.89%,较上年提升5.51个百分点,仍保持第一;在整体下滑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在主营业务利润率方面仍较上年提升5.63个百分点,达29.64%,较京津地区仅有0.46%的差距,同样说明该地区企业能够顺应市场调整,严格控制拍卖运营成本;43家企业盈利,盈利面为31.16%,位列第二。
珠三角地区综合排名第二,其中增长能力位列第一,成交额较上年增长44.80%,这与京津地区18.45%的下滑形成反差;在成交额增长的背景下,结算进度却由上年的56.50%下滑至34.88%;佣金比例由上年的15.75%提升至16.76%,位列第一;主营业务利润率由上年的26.05%下滑至11.88%,但盈利面达55.00%。
国内其它地区仍排名末位,其中增长能力由上年的19.62%下降至-42.82%,说明国内其它地区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稳定能力较弱,波动性较大;结算进度保持稳定,并由于珠三角地区的下降使得该排名前进1位。盈利面有较大下滑,由上年的36.62%下降至29.20%。
按实收拍品款(截至2016年5月15日)排名,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稳居前五位,而后依次是:福州、深圳、成都、郑州、天津,这十大城市2015年度共上拍477014(套)、成交231798件(套)、成交额共计247.68亿元、实收拍品款147.54亿元。然而,十大城市中,仅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总体盈利,南京、福州、成都、郑州、天津总体亏损,共计亏损 2580.35万元。
中拍协指出,2015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主营业务收入(以自然年度为统计口径)为25.37亿元,运营费用为17.50亿元,主营业务利润为7.03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27.76%,较上年大幅下降5.95个百分点。而排名前20名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也仅有40.33%。
在完成填报的330家拍卖企业中,盈利企业120家,共盈利8.56亿元,较上年减少3.45亿元,其中盈利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34家;零利润企业66家,较上年增加23家;亏损企业144家,共亏损1.51亿元,其中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40家。
有关人士强调,“2015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盈利面仅为27.40%,较2014年度的36.62%再度下降,市场优胜劣汰的信号更加强烈。”
中拍协乐观地表示,2015年度,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南方市场,呈现出拍卖场次增加、拍品价档下调、成交率提高、结算率提高的特点,并且大批中小型企业不断压缩运营成本低,提高业务利润率,使得南方市场整体盈利面较广,这种注重企业运营质量指标的趋势在未来行业发展中将会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