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尧伊《地球的红飘带》
为人类的史诗,图绘岁月留影
由于长征历程的艰苦,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这部小说中所讲述的红一方面军,没有任何影像资料留存。沈尧伊在查找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后,仅仅发现了15张长征期间的照片,其中红二方面军8张,25军团7张。可以说,这样一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迁徙,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谱写的诗篇,那么多可歌可泣,悲壮而又感人的故事,她的图像资料却几乎等于零。资料的缺失给沈尧伊的创作带来了困难,但同时也激发了画家的使命感——为现实创造形象的长征历史,给未来创造历史的视觉形象。面对历史的空白,沈尧伊凭着对长征史的把握,收集了大量30年代中国历史的背景照片,并从1931年至1934年中共苏区少量现存照片以及斯诺于1936年在陕北拍摄的照片中,去推断相关人物的形貌。除了翻阅大量的文献图片,他还根据小说中所描述的路线,两赴长征路。从湘江经遵义过赤水,自大渡河翻夹金山跨松潘草地,为一一落实图中需要表现的环境、建筑、植被、地貌以及居民的特征,他不断用速写和照片记录着,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着,用理性的思维总结着,再用感性的语言表述着。创作时,沈尧伊在细节的处理上毫不马虎,对于红军帽子与衣纹的考究、对武器装备的精研、对长征沿路风土人情、自然状貌的体验,他都绘制了大量手稿与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