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又是一个甲子: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亮相(图)

又是一个甲子: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亮相(图)

2016-09-01 08:16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画院文献展里展示了画院首批60余位画师的形象照,他们大都是身怀绝技的国画书法大家,让我看了倍感亲切,不时回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和谦虚、平和的仪态。记得1961年的一天,我在陆一飞的画室前不期而遇了吴湖帆,正当我不知所措之时,陆一飞向老师介绍说他叫毛国伦,是樊少云的学生,吴湖帆马上说:“樊少云也是我的老师。”这种谦和的态度,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张大壮住南市老西门附近,我住小西门东首,过年过节会来我家叙谈,在我结婚后,他专程为我画了两幅花鸟册页道贺,这2幅画1972年起一直挂在我的卧室里。

画师朱梅邨因为也跟随樊少云学过山水,一直称呼我为小毛弟。1972年他赴长江三峡写生,不慎在巴东跌断了退,我受画院委派和朱梅邨的儿子专程赴巴东接他回沪疗伤。他伤愈之后专程提了两盒杏花楼月饼,转多次公交,到杨浦我的家里来还情,我们家里人都记得他用苏州口音说:“小毛弟,您怎么住得这么远啊?!”

还有一次,画院画师赴江苏宋文治艺术馆参观。午后我们闲逛,无意走进了朱屺瞻的休息室,当地人员责怪我们的冒失,影响了老先生的休息, 但朱屺瞻马上和缓地说:“这都是我的同事,没有关系的。”即刻化解了尴尬。

白蕉是我崇敬的书法大家。1964年我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代训班学习。白蕉在美校任书法教员,那时我买了一些三尺大的皮纸,拿了十张让白蕉试试,过了几天,他回赠给我一张三尺对开的书法作品,让我激动不已,这是老先生们待人接物的风度。

还有在1964年,由富华带队,我和王个簃、来楚生、周炼霞等赴宝山罗店深入生活。专长花卉画的王个簃副院长画起了人物画创作,他画了两个喷洒农药的女社员,我帮助在人物造型上稍调了一下,待创作完成后,他一定要在画上注明“得到了毛国伦同志助力”。论辈分,大概因为我是程十发的学生,属于王个簃的孙辈,所以王个簃先生说他与我有特殊的感情。他为我写过多幅书法、刻过多方印章。画院的前辈对我们学员的栽培和关心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我们后学要永远记取的。

“中国画美在笔墨”

在画院60年文献展上,陈列着画院筹备初年前辈画家合作的两本山水、花鸟长卷册页,尽管是即兴之作,但笔墨纵横,酣畅淋漓,各怀绝技,和而不同。还有一本上世纪60年代画院众多花鸟画家合力编纂的《花鸟画谱》,更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传播中国画正能量的经典普及著作。显示了前辈画家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跟随时代步伐所做的努力。

前辈的画师都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从不忘传统之根。吴湖帆说过:“学国画而欲成大家者,必先爱吾家邦。”

程十发通过他的言传身教,一是一再强调中国画的民族性,他说:“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是主要的。”“中国画要有民族性、时代性。”“画一张画,要有民族自己的东西,要吸收外来的东西为我们的民族所用,而不能化出去。”二是,“民族绘画的结晶是笔法。”“笔法是一切法之灵魂。”他认为“要用笔法来传神,有了笔法就是有了最根本的技法。” “所谓传统就是用笔、用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他曾经在画院人物画、山水画工作室开学典礼上说过:“中国画离开了笔法还有什么东西呢?”三是,他主张“真与妙的统一”,既不要真而不妙,也不要妙而不真,这和齐白石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有异曲同工的意味。四是,程十发主张“一生追求不一样”。要求学生能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创立自己的面目,这也是他办院的理念。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