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始见“越窑”之名,但越窑是我国古代历史最悠 久、影响最为广泛的瓷窑体系,不仅是汉六朝中国南北瓷业之翘楚,亦为唐代六大名窑之魁首。越窑是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宋以前瓷窑的统称。
根据考古调查,上林湖东汉、三国时期的瓷窑址有11处,这表明自东汉时期起,遗址区域内的居民已经开始从事青瓷烧造。唐代上林湖越窑进入鼎盛时 期,不仅制瓷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而能烧造出高质量的瓷器,瓷窑数量也剧增,上林湖也由此成为越窑的中心产地,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而唐人更是对越窑青 瓷不吝赞美之词: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有“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施肩吾《蜀茗词》有“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皮日休《茶瓯》 诗:“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瓯因茶而幽深青翠,茶因瓯而飘香绕梁,在饮茶之风盛行的唐代,类冰似玉的越窑青瓷与浓郁茶香相得益彰,为唐人品茗增添了无穷的高雅情趣。
上林湖烧制的越窑青瓷不仅在国内深受上层官僚贵族和下层劳动人民的普遍喜爱,而且也成为早期中国输往海外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而上林湖也成为中 国对外输出瓷器中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窑口。依托于宁波这一“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始发港,越窑青瓷在东晋时期已随僧侣商人输往海外。而到了唐宋时期, 成批的越窑青瓷从上林湖、东钱湖等地起航,通过明州港源源不断地装船销往海外,晚唐至北宋达到了外销的鼎盛。
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
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码头遗址出土了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茶盏通体高6.6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6.6厘 米。茶盏为敞口五曲荷花形,腹部弧形且压印五条棱线,圈足。茶托四边微微卷起,浅腹,圈足。茶盏与茶托相结合,全器宛若一片风中的荷叶托着一朵盛开的荷 花,在清波涟漪的水面上随风飘荡。这件越窑青瓷,其荷叶造型不仅是唐诗人“越瓯荷叶空”的生动写照,也反映了受唐代时代风尚和审美情趣影响下的越窑青瓷崇 尚自然、注重生活情趣的时代风格,给人以自由、舒展、活泼、亲切之感。而其细腻之胎质、均匀之釉层、浑厚莹润之手感,亦充分展示了越窑青瓷“如冰类玉”之 特点。可以说,“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很好地诠释了越窑青瓷器形和胎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瓷质和釉色“姿如圭璧,色如烟岚”这一独特的意境, 为越窑青瓷中上品之作。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越窑青瓷精品出土于宁波和义路码头遗址,与其同时出土的还有其他大量的越窑青瓷。经研究,和义路码头以及宁波东门 口码头、古江厦码头都是当时重要的海运码头。在这些码头及码头附近出土的越窑青瓷,原都是准备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国外的产品。这进一步证明了当时越 窑青瓷海外贸易的兴盛。
随着越窑青瓷的大量外销,制瓷技术也随之外传,并影响了他地制瓷业和制瓷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越窑制瓷技术的无保留传播,朝鲜半岛的高丽青瓷在 短时间内迅速赶上甚至超越越窑青瓷,并一度向越窑青瓷发源地浙东地区输出。日本的制陶业也模仿越窑青瓷,名古屋东边的猿投窑烧制的器物在造型、釉色、纹饰 上都与越窑相似。而在9至10世纪越窑青瓷大量输入的埃及,也仿制出了仿越州窑瓷,到11世纪,其仿制的陶器在器形、釉色、刻画纹饰上与越窑青瓷已经十分 相似。
越窑青瓷作为唐宋及之前外销瓷的主要类型之一,不仅见证了中国瓷器贸易繁荣和明州港对外贸易的盛况,更是将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