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记者 徐磊
人物专访
拍卖业面临重大机遇
北京商报:近年来,中拍协不断加强海外交流,甚至将国际论坛开到了纽约,如何看待这种国际化?
余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在国际上的地位凸显,中国应在国际上有自己的大国地位和话语权,基于这样的认识,中拍协也在积极与 国际同行组织扩大交流与合作,这几年跟美、法、英等交流合作不断加深,为此中拍协专门成立了一个国际合作部。这些年,在国际上的反响和话语权也在逐渐扩 大。国际规则要参与,否则就没有话语权。
北京商报:拍卖企业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经营策略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
余平:从协会 角度来说,可以将其归纳为五个创新。首先是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就是要加快突破拍卖行业传统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跳出以前思想观念的藩篱,在一个新的平 台上,用更广阔的视野发现更多的发展机会;第二,创新资源。拍卖资源是拍卖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可拍卖的资源越来越少,企业就会遇到很大的困惑, 甚至难以生存,所谓创新资源就是要到更广阔的市场当中去寻找资源,比如政府资源、企业资源、个人资源,要将拍卖延伸至更多的领域中去;第三,创造客户。随 着市场竞争加剧,拍卖企业不只要做竞拍服务,还要提供一站式服务、链条式服务,要在原来的客户群上有一个更大的突破,同时要产生客户创造客户的链接;第 四,创新业态。比如网络拍卖和移动端拍卖,要去适应并运用这种方式,而不是回避;第五,创新文化。拍卖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文化企业,只有具有比较独特 文化视角的企业才能做得长久。
北京商报:您一直提到拍卖业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能简单介绍下吗?
余平:目前政府的许多资源都在进入市场,我认为拍卖业面临四大机遇。首先,国家的供给侧改革,很多政府资源释出,为拍卖业提供了很好的 发展机遇。其次,公务车改革,势必会带动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与国外相比,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再次,在农产品发展中引入拍卖机制,可以大量解 决中间流通的问题,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于拍卖企业来说,农产品是很大的业务体量。最后,去库存化的机遇,通过拍卖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库存 问题,也是拍卖企业应该抓住的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