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内地拍卖市场2017年能否触底回暖(图)

内地拍卖市场2017年能否触底回暖(图)

2016-10-12 11:52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徐磊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除了中国艺术品在海外市场走高之外,还有很多中国藏家也会热衷海外竞拍。比如,王健林以1.72亿元在纽约佳士得拍下毕加索《两个小孩》,王中军以3.77亿元在纽约苏富比拍得梵高《雏菊与罂粟花》,再到刘益谦以10.84亿元在纽约佳士得竞得莫迪利安尼《侧卧的裸女》,可以看出,国内藏家不只收藏本国艺术品,对海外艺术品的兴趣也在不断增长。

季涛表示,国内藏家热衷于海外竞拍的原因是出于方便或是信任,会委托当地的拍卖行进行竞拍。其次是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在国外进行购买相对保值,这也使得大量的资金向境外流通。但是由于入境需要交纳6%的关税以及17%的进口增值税,国内藏家拍下天价拍品后一般会放在国外及中国香港或是保税区。

国内市场“原地踏步”

与海外艺术品市场相比,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下滑态势明显。2015年,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比2014年收缩19%,下调至291.3亿元,跌 破至2012年低点。而据《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2015年海外地区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创造历史新高,达到了26.4亿美元(171.8亿元人民币),规模超过中国内地成交额的一半。在中国内地市场下滑19%的形势下,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却一枝独秀,总成交额同比增长了14%。

造成这种市场冷热差异的原因,与中国的相关政策和汇率变化有关,尤其是内地的关税高昂,导致内地拍卖企业海外征集受阻。但随着保利、嘉德等进军香港,海外市场的交易体量增加显著。同时,内地买家的国际视野也有明显提升,国内自贸区的设立,也进一步促进了藏家分流资金到海外购买艺术品。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买家比前几年更挑剔。随着藏家经验的积累,水平和眼光的提高,会选择一些价值更高的,这就使得一些普通拍品不那么受欢迎,价格就会下滑。当稀世珍品出现时,价格还是会上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大量珍品流向国外,这也是造成国内市场困境的原因之一。”季涛补充道,“由于国内艺术品面临的瓶颈是进出口的政策以及相关关税的问题,目前,文物艺术品与奢侈品一样需要交纳税款,还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出台以促进文物艺术品的回流和出口。”

市场调整持续至2017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短时间内还很难有明显反弹,这轮调整可能会持续到2017年,但已经在某些板块出现了复苏的迹象,这也传递出一些利好的信号,调整对于市场的长远发展而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凤海表示。

从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周期来看,20世纪90年代到2003年可以看做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期,2003—2008年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增长期,2009—2011年是市场的爆发期,成交总额虽然有所波动,但并不影响整体增长的趋势,2012年至今,国内艺术品市场正经历着一次较大的调整,成交额较爆发期大幅度下降且近年来波动不大。

这次市场调整,可谓历时最长,对于很多拍卖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考验。值得一提的是,内地拍卖市场目前遭遇的主要问题不是资本缺乏,而是精品资源的匮乏,好的拍品从来就不缺少市场。从拍卖企业的角度,要在保持传统优势之余积极拓展拍品种类。同时,要对拍品进行更多的文化发 掘和文化解释,除了拍卖标的实现成交,对于拍卖企业的品牌塑造也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季涛指出,“国内艺术市场还需要不断调整,一是需要收藏群体不断扩大,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文物艺术品,在这类人群的支持下,国内艺术品市场将会蓬勃发展。其次,需要企业经营者规范经营,追求质量与服务的高度,在此过程中完成市场的优胜劣汰,从而集中资源,强化品牌,实现国际化”。在季涛看来,随着社会审美和文化层次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市场中来。市场的未来很明朗,只是还需要时间去培育。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