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数十年磨一剑——谈武锋笔下“行隶” 之新美(组图)

数十年磨一剑——谈武锋笔下“行隶” 之新美(组图)

2016-11-10 11:58 文章来源:书画村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六尺屏隶书《心经》

四尺对开蓝宣金字四条屏《朱子治家格言》  

随着对“书法”认知的加深,他觉得以前自己写的那些东西不过是在“写字”,还谈不到“书法”。真正称得起书法的,应该是既有古代先贤书法的根基,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缺一不可,即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为此,他把以前自己多年书写隶书的基础作为新的起点,又回过头来“追古”、“临古”,从零做起,找来多种汉碑从头临摹。古朴方正的张迁碑,端庄典雅的乙瑛碑,雅逸秀丽的曹全碑,中正平和的史晨碑,遒劲凝练的礼器碑,雄迈豪放的石门颂······都是他的最爱。坚持多年反复研读、临摹,潜心挖掘。在学习古人的同时,不忘汲取近现代艺术精华——王福庵、刘炳森、夏湘平等名家的隶书也是他临摹的范本,广泛涉猎,广征博取。有多年书写隶书的功底,加之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沉实的艺术修养,近50年的临池苦练,笔耕不辍,使他的隶书熔铸了多种碑帖的特色,兼具了端庄秀丽、遒劲典雅、刚柔相济、豪放飘逸的风格。最难能可贵的是武锋先生在广泛“继承”的基础上,又注重“创新”,克服了过去书写隶书端庄有余、活泼不足的弱点,把隶书在“正书”的基础上加入了“行书”的元素,即形成所谓“行隶”,把平稳端庄的隶书“楷”中参“行”,使其静中有动,柔中带刚,不仅书写快捷流畅,而且更显得潇洒大气,灵动飘逸,契合了现代气息,已经基本形成自家的风格!    有书法界资深评论家把他前后书写的隶书作了对照,一致认为有了质的飞跃,可谓判若两人!这种自家风格的“行隶”,把隶书的美和行书的美巧妙结合,既不失隶书的底蕴,又兼具了行书的流畅,比以前更潇洒、灵动,更具美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尤其他不为当今所谓“流行书风”、“现代书法”所惑,不赶风头,不羡流俗,始终坚守“传承、创新”这一底线,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失法度,使自己的隶书风格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被业界认为是“传承创新”的范例而传为美谈。

武锋笔下的隶书作品《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通篇圆润而畅达、古穆而灵动,提按顿挫中饱含着浓厚篆隶遗意。其藏锋起笔,圆而内敛;中锋落纸、气韵流畅。细细把玩,笔力浑劲,笔画莹秀,笔势鲜明;静静品之,墨色温润,变化丰富;字态生动,妍美静穆。无论从整体章法还是从每一个字的结字来看,都透着美感。字迹大小结合,结体疏密错落,用墨干湿浓淡,笔画粗细搭配,运笔流转疾缓,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随意抽出每个字来打量,都经得住推敲;整体的章法布局也巧妙得当,无可挑剔。在这里,每个字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自觉而和谐地律动,构成一副优美的旋律,让人赏心悦目!    由于对苏轼这首词的偏爱,他写得最多,自家风格发挥得也越好,所书作品也成了他的代表作。这首词至今已经写了200多幅,其中一幅竖幅力作2012年被选入陕西华夏碑林(见下图原碑照片)。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