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聊聊 | 一个展览,两首歌:人有男女,艺术有男女吗?(组图)

聊聊 | 一个展览,两首歌:人有男女,艺术有男女吗?(组图)

2016-11-30 08:54 文章来源:凤凰艺术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pic

女性·力量

2016年11月27日,“女性力量:新维度——国际女性主义巡回展”于大千当代艺术中心(DCAC)展出。本展览展出了来自香港、法国、意大利、美国、中国等地区的17位国内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试图在全景式与聚焦式讨论中权衡,最终分为三个单元:“身体作为媒介”、“感受的表达”、“社会中的中性立场”。这个“发展中”国家中,女性艺术家们,对于女性自身处境和社会反映的现状。

对于女性问题,避而不谈有之,用力过猛亦有之,在此,“凤凰艺术”以六祖慧能提出的“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为题,简单聊聊。

近代以前,中国并没有详细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但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以及外语的传入,如何用单独的字来分别表示不同性别就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汉语中没有字与英语“She”相对译,因此最初翻译“She“时,常译成“他女”、“那女的”。由于“她”是常用词,往往造成成篇累牍的“他女”“那女的”。“五四运动”前后,一些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以一首《叫我如何不想她》的现代诗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一时轰动全国。所以,“她”字的现代用法一出现,就已经脱离了完全客观的描述色彩,而是依托男性主体存在的姿态。

关注“凤凰艺术”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在一些没有视频采访的文章中,常常会伴有被精心选好的配乐,这些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文章观点的整体调性。而在下载本次展览相关资料时,笔者试图构想把配乐先行选出来。于是,在曲库中翻来覆去,先是刨掉了众多虽然描述女性,但却都关乎儿女情长的小情绪歌曲,这种小情绪是文艺的,是感性的,当然小情绪并不是不好,但这也是女性在社会中最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刻板面貌,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最为僵化的一种面貌。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