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北京城市考古发现大量战国遗存 汉代古城露真容(组图)

北京城市考古发现大量战国遗存 汉代古城露真容(组图)

2016-11-30 09:23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意义

通州2000年前已为宜居之地

于平表示,此次考古发现延绵连续的地层,既有自然堆积也有人为堆积,还有地震形成的断裂层,为了解通州地区2000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地关系提供了证据。

大量战国-汉代墓葬形制多样,为研究北京战国晚期到汉代以来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大量文物为探索北京东部地区汉代以来的社会文化面貌、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分布、丧葬习俗等提供了证据。

另外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副中心所在区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别是东汉时期社会繁荣、人口众多,是宜人宜居之地。

于平说,考古资料还表明,副中心的考古发现与天津、河北等地的同类遗存极为相似。京东、津西、冀中地区,自古以来文化面貌上呈现一体性。这里是中原农耕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区域,由此孕育了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文化。考古发现丰富了副中心地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文化底蕴。

理清北京地区民族融合脉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刘庆柱表示,本次发掘的1092座墓,年代从战国、汉代一直延续到辽金元明清,历史脉络非常清晰完整。“辽是从大兴安岭来的,金是从黑龙江来的,清是从辽宁来的,都是周边少数民族,他们到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文化,通过这次发掘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怎样融入汉族文化的。”

刘庆柱表示,“通过辽、金、元、清的墓葬,特别是老百姓的墓葬或是中低层阶级墓葬,我们能看出当年多元一体的国家是什么样子。比如,满人自古尚火葬,到了北京地区就改成了土葬,这就体现了其对汉文化的认同。”

“副中心的发掘主要是平民墓葬,看的不是‘宝贝’,而是精神上的东西,是国家的凝聚力。”刘庆柱指出,对这1092座从战国、汉代到清代墓葬的解读,将为多民族地区从思想上增加国家认同,举出历史的范例。

规划

路县故城将建成遗址公园

于平表示,下一步,依据北京“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北京“三个文化带”发展规划,将继续推进京东大运河、北京市文物收藏修复展示中心文化项目,打造“三庙一塔”为中心的“通州味”传统文化圈,打造通州、张家湾、漷县古城及汉城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景观,建设以展示运河历史文化和举办高端文物展览、重大文化活动的副中心现代化博物馆和一批历史文化展览参观场所。

于平表示,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就运河文化带有非常具体的计划,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透露,未来规划中的汉城遗址公园就是对汉代路县故城遗址的保护利用,让市民今后有机会走进秦汉古城,感受副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

另外,本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和历史遗迹,也有望在未来建设的现代化博物馆中进行集中展示。

通州一批古建修复后开放

于平表示,2000年到2015年期间,市区文物部门共完成50余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护工程,投入经费总计约1.4亿元,使三教庙、燃灯塔等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得到全面的保护,一批文物建筑修复后对社会开放。

另据通州区文化委副主任杨根萌介绍,近年来,通州结合文物单位有序展开文物利用,将大运河、三教庙等有知名度的文物,打造成为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使之成为通州旅游发展和对外的文化名片;将一些村镇级的文物结合自身情况开辟成村民文化活动站、家规家训展示、村史馆等功能,让修缮完的文物充分为老百姓服务。

另外,通州还将重点建设东部运河文化带项目,串联通州、张家湾、漷县三座古城,针对运河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进行全面清理逐点修缮保护,使通州所有文物的保护和生存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形成一线、三城、四景、多点的保护、展示、利用格局。(王歧丰)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