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傅雷的美术批评:真率且偏激(组图)

傅雷的美术批评:真率且偏激(组图)

2016-12-29 14:55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0.jpg

薛元明

薛元明:雷语不“雷人”,化作“雷雨”涤精神

稍稍对近现代文化史有一些常识的人,对于傅雷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概括傅雷的一生,有三件事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作为翻译家的角色,成就斐然,奠定了其在近现代文化史中的崇高地位;二是作为父亲的角色,一本《傅雷家书》让人家喻户晓,在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堪称典范和楷模,确立了其“中国好父亲”的形象;三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他以极其悲壮而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其实,傅雷还有另一个侧面值得关注,那就是他善于和敢于在美术批评方面发声,对于当时声名显赫的画家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评。他的很多点评文字即便在今天读起来,依然觉得犀利敏锐、切中肯綮。

傅雷的点评不拖泥带水,三言两语便直中要害;不光说长处,还敢于说短处。其文章字字如刀,让人读起来大呼过瘾。傅雷在艺术方面是一个修养极为全面而又有天赋的人。他精通艺理,且能举一反三。

1931年秋天,傅雷自法国回到上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事美术史教学工作。与此同时,他发表了《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等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傅雷是“懂”艺术的,但他并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不懂得”艺术评论的固化套路,所以他的点评往往生拙、猛烈,散发着无穷魅力。这种集“内行”和“外行”于一身的特点,使傅雷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和视角对艺术进行评判,且独具一格,真可谓“雷语不雷”。

对于傅雷的点评,也许有人责其偏激。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一种偏颇。就艺术创作而言,需要偏师独出,成一家之言。艺术批评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反映个人的见解。个人之见原本就是偏激之见。偏见有时才是主见。有了个人独特的视角,才有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倘若都是人云亦云,魅力何在?价值何在?我认为,只要没有人身攻击,关注的重点又是艺术本体,不管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评论,都依然在艺理范围之内。

美术批评往往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私人交谊的深浅,直接影响着艺术品评的结论。毋庸讳言,傅雷的点评文字也有个人喜好的因素掺杂其中。比如,傅雷对张大千等人的评论夹杂了一些个人意气,对黄宾虹和齐白石的赞美亦复如是。只不过,前者属于差评,后者乃是好评。

傅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从不以润格的高低来评判书画作品的优劣。比如傅雷对黄宾虹的品评,我们可结合黄宾虹的自我评价来看。黄宾虹自认其画要50年后才能为世所知;但事实上,傅雷在当时就堪称黄宾虹的知音:“迩来沪上展览会甚盛,白石老人及溥心畬二氏未有成就,出品大多草率。大千画会售款得一亿余,亦上海多金而附庸风雅之辈盲捧。鄙见于大千素不钦佩,观其所临敦煌古迹多以外形为重,至唐人精神全未梦见,而竟标价至五百万元(一幅之价),仿佛巨额定价即可抬高艺术品本身价值者,江湖习气可慨可憎。”同一时期,黄宾虹的一幅山水画仅能卖几万元或十几万元。可见,市场并不是判定书画作品好坏的标准,更谈不上是唯一标准。因为市场本质就是有钱人的游戏。傅雷有先见之明,早就看到了黄宾虹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明白,书画的好坏标准关键在于其对艺术史的影响力。

退一步讲,傅雷的美术评论虽受一些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但始终没有逾越艺术的框架而出现阿谀之词和人身攻击。这说明,作为一个批评家,傅雷是完全合格的。他对书画极度敏感,思想和灵感的火花喷薄欲出,激情、理性、睿智都具备了。当然,批评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有一些个人喜好,有三五知己好友或交恶对象都属人之常情。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如果一味迁就个人喜好,最终就会逾越底线,将批评变成一种客套的捧场或攻击的工具。

从傅雷的美术批评,我们可以获得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美术批评家要有担当。首先,批评家要有独立人格。丧失了这一点,一切都是空谈。其次,批评家应该是知识分子,而不是单纯的书画家角色。二是批评家本身的艺术素养要不断提高。有关善书和善鉴的争议由来已久。批评家不会写字、画画是否就一定不能胜任呢?这当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全面的艺术素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当下很多批评家的知识结构是片面的、割裂的,评论起来怎么会融会贯通呢?傅雷属于新、旧时代转型时的人物,其知识结构完满、圆通,且学贯中西、思路开阔。他的人格是独立的,其对艺术的认识是深刻的。三是对批评方式要有正确的把握。傅雷的品评属于顿悟式的,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没有现今尤其是“学院派”批评的模式化和套路。时下,美术批评界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批评家丧失和缺乏独立人格,一切向“钱”看。即使是看起来高、大、上的批评,其实质也是空洞无物、不知所云或人云亦云,完全看不出批评者的底气和主见。这就好比削足适履,使得原本鲜活有力的批评变得枯燥乏味。其实,批评不需要套路,也不应该有套路。

傅雷极其犀利的批评,正是时下最缺乏的,值得推崇和效仿。这些批评文字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今,读起来依然不觉得过时。从中,我能感受到“雷语”非但不“雷人”,反而是“雷雨”,涤荡着人的心灵,净化着艺坛污浊的空气。

“画理画论暧昧不明,纲纪法度荡然无存,是无怪艺林落漠至于斯极也。”(傅雷语)傅雷的批评体现了批评者应有的独特声音。如今的书画圈极其需要这样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最好能来得更猛烈些。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