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收藏品集合竞价炒作 谁制造了失控的地方交易所

收藏品集合竞价炒作 谁制造了失控的地方交易所

2017-01-16 14:46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崔启斌 程维妙 高萍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交易所会员单位设“对赌局”

与邮币卡交易中心一样,地方的大宗商品交易所也成为骗子的一个“集散地”。去年初,北京商报记者接触到一位原油类投资者,该投资者曾在齐鲁商品交易中心下属208会员单位位于合肥的青岛福乾坤商品经营有限公司开户投资齐鲁油交易,仅仅三天就亏损了近60万元。

无独有偶,去年3月,北京石油交易所(以下简称“北油所”)交易的“现货石油交易”黑幕被曝光,引发市场震动,众多投资者被卷入现货石油交易骗局。

调查发现,这类骗局的路径是:交易所成立电子交易平台,发展会员单位,会员单位的指导“老师”们再发展投资者开户。但是投资者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交易对手其实就是拉他们入局的会员单位。

这些搭建所谓的“平台”,打着现货石油、黄金、白银等交易的旗号,以高额回报忽悠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进入,一边诱骗投资者频繁买卖以赚取巨额手续费,一边违法违规与投资者进行对赌交易,使投资者血本无归。投资者巨额亏损的背后,会员单位却赚得“盆满钵满”。

目前,大宗商品的交易所几乎已经开遍全国。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介绍,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都已经开设了类似的区域性交易所,基于当地的特色资源,比如农产品、矿产、药材等开展交易,这些品种比起贵金属、原油等大宗商品交易的“常客”,正规投资渠道更少,投资者认识更不充分,因此往往更容易上当受骗。

垃圾债包装大本营

违规的交易所类型并不止这些。不久前爆发的侨兴债兑付风波,曾牵出俗称“四板”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乱象,由于交易所不负责任的“背书”,投资者根本不知道自己买到的是披着“理财产品”外衣的“垃圾债”。在联席会议上,点名批评了部分股权交易场所违规上线私募债产生的兑付风险。

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区域性交易所开始将企业的私募债打造成资产包发行、拆分,再通过线上渠道完成募集。这一模式属于非标准化的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简单地说,区域交易所就是产品的“货源”。

有交易所人士介绍,在区域交易所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门槛极低,对发行人没有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的要求,只需由“推荐商”(因为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没有承销商制度)向交易所备案即可。交易所对报送材料只进行完备性审核,不对材料具体内容做实质性审核。同时,发行的债券不需要经过评级,这令很多中小企业趋之若鹜。

在企业找到区域交易所发行私募债后,下一步就是交易所对债券进行包装并销售。根据相关规定,参与私募债券认购和转让的合格投资者,应是持牌的私募基金或者其他持牌金融机构,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公司私募债的门槛是个人金融资产达到300万元。而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区域交易所则可以联手绕开这个规定。据招财宝披露的信息显示,该平台曾发行的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旗下私募债权“15经开投债”,债权方发行人为地方融资平台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投资集团,每期发行规模仅200万元,而认购门槛也仅1万元。

事实上,监管层对此也有所察觉。2015年9月,证监会下发《关于请加强对区域性股权市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销售企业私募债行为监管的函》,就提到部分私募债借道“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互联网平台”进行“大拆小”的违规行为,变相扩大投资者范围。

除了上述情况,联席会议函件还提到,一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将收益权等拆分转让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开发行;部分地区盲目重复批设交易场所导致过多过滥;少数省市抢跑设立票据交易场所。可以看到,金交所、票交所以及“四板”市场等多类地方交易所都在通报中被点名。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