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致李国强信札
钱钟书信札案所反映出的纠纷主要在于隐私权和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上。该拍卖行事先没有对信札中反映出的隐私权和著作权问题引起足够重视,而在新闻报道中将部分信札的敏感内容透露了出来,引起仍然健在的杨绛先生的反感!
以往的信札拍卖很少出现类似纠纷的原因主要在于所拍卖信札的写信人多已离世,而其后代对隐私的敏感度要远远低于作者本人。另外,所拍卖信札中也没有涉及政治人物、公众人物品行、道德方面的敏感内容。比如,2012年北京匡时拍卖的梁启超信札,其中有很多内容虽然是首次被世人所知,都是研究梁启超的很好资料,但因本人去世已久,已超出著作权保护期,梁家后人对信件中所披露的内容也并没有感到有何不妥。因此,拍卖过程中没有出现对于隐私权或著作权的争议。信札收藏者应尽量回避在在世者的信札。
信札热已经持续十来年!虽然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但信札市场仍然那么坚挺,而且屡屡爆出冷门,说明收藏界开始真正关心学术了。实际上,收藏名人信札是收藏趋于成熟理性的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