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拍嘉德《赵之谦致赵曈书札》十八通等,成交于368万元
信札已成为不可能再生产的一个收藏品种,随着电脑化办公的全面普及,今后越来越少的人会去用笔写信,甚至目前除了书画家以外已经没有多少人会用毛笔字写字了!因此,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信札都将成为“绝后“之作,其未来的收藏意义不可小看。
四、信札收藏的风险
收藏者要注意防止信札中的赝品。现在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许多的信札赝品,要注意将待买的信札与已确定为真的信札的格式和笔体进行仔细比较。人们要辨识信札的真伪,就要深入了解作者平时的书写手迹及其书写习惯,在选择信札时,要看内容,更要看附件,还要关注系列拍品,以求相互印证,综合分析。收藏者要警惕那些作者虽是名人,但其传世字迹不多,很难找到标准件进行比较的信札;一定要重视那些由收信方提供,流传有序,来路清楚的信札。一般而言,附带有实寄封的信札价格要高上许多,由收信人整体送拍的比拍卖场上单件出现的信札价格要高。当然,信札的造假难度要比纯书法作品相对要高一些。因为造假不仅仅要假内容,还要有对方的身份,还要用旧的信封、信纸,包括信封上的邮戳和地址,涉及的面会很广,难度也比较大。
信札交易和收藏中需防止侵犯作者的著作权和隐私权。2013年,作家钱钟书的妻子杨绛起诉北京某拍卖公司,要求停止定于6月21日拍卖的79件钱钟书及其家人的信札,最终得以胜诉,拍卖行予以了信札撤拍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