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森伯格在中国”展览现场
在策展上,主要尤伦斯的一个大空间就像一个空盒子,所以每次都需要去解决很多空间上的问题,有的是技术问题。不过我们比较幸运的是,没有承重墙,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后来就想如何做得新颖,如何把展览设计做到展览的叙事当中。所以像刁德谦,我们请的建筑师其实就是刁德谦最佩服的是菲利普约翰逊下面工作过20年的建筑师,肯特里奇是他的一个长期的合作人,跟他一起做舞美设计,来自于歌剧、戏剧背景的人。最近劳森伯格用的是原来在古根海姆,后来又其实是艺术家,又是一个受劳森伯格影响非常重的艺术家,还在劳森伯格的工作室做过项目。这些东西当然观众看不出来,展览的文字也不一定说出来,但是有一种看不见的内涵,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Q:有些馆会认为,在展览呈现上知识性的补充很重要。但是尤伦斯可能更是作品走在前面?
田霏宇:当然我们都希望做一些很漂亮的展览。所以随着观众素质的提高,我们很少去拉栏杆,都基本上依靠现场的保安去保护这些作品。我们其实这种补充的材料做得挺多的,像劳森伯格这次由于展场的考虑,我们没有贴在墙壁上,但买票就送一本册子,册子里面是有看不完的文字,现场扫二维码也会有语音导览。同时我们现在比较看重的是讲解员,基本上每天都有几个在这里,免费跟公众交流、带他们看。我觉得美术馆现在特有的优势,是可以促成观众跟物品直接的接触的遭遇,这点无法被数字技术所取代的,所以还是要侧重作品,让作品走在前面。当然其它的还得做,我们还有一些出版物也会得奖,这些才会留下。展览完几个月后,除了这些图片,它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