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伦斯夫妇
但是他们可能当时跟创始人还没有好好沟通,不了解到底他们的胃口有多大,应该做成什么样,基本上做了几个月,他们就都走了。这种也是有很多说法,但我们知道的就是后来来了一个法国人杰罗姆·桑斯,他做了三年半大概四年,他确立的这个风格可能更大众化一些,比较好玩。理论上可以说跟所谓的“关系美学”可以靠上边,杰罗姆·桑斯当时的成名作是巴黎的东京宫,这是他跟尼古拉·布里欧Nicolas Bourriaud,就是写《关系美学》的那个人一起创办的。所以把有些模式也搬到了尤伦斯,包括艺术跟商业的跨界。他对艺术家的选择上还是偏向留欧、留法的一些年轻艺术家。但也做了一些很不错的展览,将中心的定位和名气给确立了。
“不想做一眼就能看完的展览”
Q:您2011年正式接手尤伦斯。好像对于整个模式尤其是在展览上,做了不少的调整?
田霏宇:对,11年底。当时认为以前的模式有很大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个时候我作为观众来,后来作为杂志主编,始终会认为尤伦斯的展览很多是一眼就能看完的,就是那种大景观、大奇景,像严培明的展览好几个旗子飘在那儿,或者是展望的宇宙就是个爆炸现场,真的是很容易用一个镜头去描述的展览。因为我觉得这个地方最奢侈的一点,永远是展览走在前面,其它的要跟上。所以我们不会像北京很多其他机构先从展览租金开始说,跟艺术家收租,尤伦斯从来不干这种事,我们经常一个展就是两个月、三个月。那就是说,你有这个条件可以去做一些稍微时间长一点的展览,当然要选择做一些大家可能会想来看第二遍、充满内容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