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轴等,这些流传千百年的画作,为何还能保存下来?除了源于一代代修复师的精心呵护,也源于科技进步让文物得到更科学的修复与保护。
目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如何完美结合?国内文物修复人才现状如何?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日前在深圳举行了“故宫讲坛·走进深圳”讲座后,接受本报《文化广场》记者专访,逐一揭秘。
传承匠人精神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
宋纪蓉现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院刊》主编、《紫禁城》编委会委员,兼任故宫学院院长、故宫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她谈道,古人总结,纸寿千年,绢寿八百。意思是纸能保存千年,绢画能保存八百年,之后就要降解了,用物理学原理来说,原因是世界都是由物质组成,书画、象牙是有机质的文物,瓷器、金银器是无机质的文物,而这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最终都将会降解成元素。
而故宫藏有1807558件(套)文物,其中不乏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中的精品,如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唐韩滉《五牛图》轴等,这些千百年文物为何得以完整展示于观众面前?去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为我们揭开了其秘诀,宋纪蓉谈到,故宫仍保留着许多中国古代的传统手工技艺,得天独厚的传统文物修复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这种“中西医”结合的修复方式,让文物更好地“延年益寿”。
宋纪蓉向记者介绍,故宫内保存的传统文物修复技艺,包括古书画装裱修复、青铜器的修复与复制、古书画的临摹复制、木器类文物的修复复制、纺织品类文物修复、漆器类文物修复、百宝镶嵌类文物修复、古钟表文物修复、文物囊匣的制作与修复以及古陶瓷的修复技术等。这些不只是技艺,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