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贝聿铭文献展”开幕 展出未曾公开的资料(组图)

“贝聿铭文献展”开幕 展出未曾公开的资料(组图)

2017-03-28 09:00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翌晟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贝聿铭文献展 图IC4

贝聿铭文献展 图IC

中国传统之上的发展

贝聿铭早年曾在广州、香港、上海和苏州生活,上海的大光明电影院对他产生过影响,10岁时,祖父为了让他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特意把他从香港接来苏州小住,苏州的灵秀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童年记忆,贝聿铭曾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园林……苏州的经验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而非自然独存。”

贝念祺透露,“贝聿铭于2012年完成日本美秀博物馆教堂设计后退休,但是他想念苏州,桃花坞年画、鸡头米、西花桥巷是他常常念叨的。2017年年初,当他看到将在此次展览展出的自己18,19岁时写给父亲的家信时感慨万千,那时他刚刚到美国,每周一封家信成为他和父亲之间的情感维系和作为长子的责任。”贝念祺说,贝聿铭与工作团队说英语,与家人则说沪语,他始终自豪自己的母亲是艺术家,诗人;商业头脑,及建筑师的严谨,则继承自父亲作为银行家的天赋。

展厅中还展出了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的设计过程照片。香山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在当时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在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博物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以至于一看到展厅中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照片,给人的感觉不像办公场所,更接近于一个博物馆,果然,尽管那不是贝聿铭的巅峰之作,但是盘旋而上的楼梯与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作品“飞天”相辉映,确实被评论界认为“做得有点像博物馆”。而一个国家的大使馆,何尝不该是展现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地方呢?

展厅中央,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模型是特意为此次文献展而做,这个始于1979年的项目对贝聿铭而言意义非凡,“因为成功地接手并建造了这个项目,才有了后来的卢浮宫设计,至今看来,几何图形和三角构成的建筑,仍然是一个非常经典最成功的现代主义建筑。”林兵说,入口处的墙上,刻着的贝聿铭的名字已被前来参观者的手摸成了黑色,人们认为,摸他的名字会带来好运。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