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将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出大英图书馆收藏的拜伦、柯勒律治、华兹华斯、莎士比亚、夏洛蒂·勃朗特、查尔斯·狄更斯、柯南·道尔等英国文学巨匠的手稿和早期珍贵印本,内容涉及诗歌、戏剧、小说三个领域。此次展览有两点尤为难得:一是所有英方展品均系首次在中国亮相;二是整个展览除了展示英国世界级文豪的手稿、珍贵印刷版本之外,还从国内藏品中精选相应展品,展示了这些作品在中国翻译、传播的过程及其影响。
展厅现场
4月18日至20日,在正式开展之前,国家图书馆举行了为期三天的预展,专门组织中外新闻媒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专场参观采访。
拜伦、柯勒律治、华兹华斯:
英国浪漫派诗人与中国社会文化变革
据此次展览的英方策展人介绍,在展品方面,选择的是在中英两国都有广泛影响的作家作品,比如诗歌方面是三个有世界影响的英国浪漫派诗人,拜伦、柯勒律治、华兹华斯。拜伦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众多辉煌的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被誉为“抒情史诗”。国图此次展出的正是大英图书馆收藏的拜伦《唐·璜》手稿,拜伦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标记了修改过程,呈现出思考、写作的过程。在拜伦之前有很多英国作家写过唐·璜,但都是花花公子的形象,拜伦笔下的唐·璜则出人意料,是一个被人追求的英雄形象。为配合《唐·璜》手稿,国图精选了早期收藏的《唐·璜》西文版本及早期的译本、改编再创作本、插画版的拜伦作品集等。这其中有最早梁启超节译的拜伦《哀希腊》,这首诗拜伦写于1819年,当时希腊正遭受土耳其的奴役,拜伦将古代希腊的灿烂文明和人民英勇斗争、捍卫自由的精神与当时希腊受凌辱的现状进行对比,激励希腊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战。梁启超翻译时强调诗歌翻译的社会政治功能,使其成为民族救亡和复兴的符号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