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款
作为对画面结构有着天生敏感与足够自觉的潘天寿,水牛敦厚的形态相信也是他选择其入画的重要原因,水牛整体的形态和画家经典的“潘公石”如完美的互文,如两块巨石厚重稳定地坐实了画面,平衡了布局。作为花鸟画家,潘天寿诸多作品选择不同题材的动物入画,如秃鹫、苍鹰、蟾蜍等等,唯以水牛形体最为硕大,在画面占据绝对统治面积,一味霸悍,气势憾人。以水牛入画者所见凡四件,两横幅,两竖幅,皆尺幅硕大。两横幅一为1949年本,亦题“耕罢”,现为宁海文物管理委员会藏;一仅落“雷婆头峰寿者”款,为潘天寿纪念馆藏;两竖幅一为本幅1958年本《耕罢》,篆书“耕罢”,行书长题;一为1961年本,亦仅落款,后再补题指出落款笔误之处,私人收藏。
此件《耕罢》沉雄阔大,生机勃勃,给予观者极强的视觉震撼,汇集了画家诸多经典语汇,堪为画家巅峰巨制。不仅让人感到潘天寿艺术的感人力量与画家内心之纯真,亦可窥见特定历史条件对于画家创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此件旧为新加坡“赐荃堂”旧藏,后入新疆“雪莲堂”,此番再度现身拍场,可谓市场的难得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