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路线
1933年,石鼓随第四批故宫文物南迁至上海,安置在天主堂街仁济医院库房的底层。装箱包装前,为保护上面刻着字的石皮不脱落,工作人员将浸湿的高丽纸敷在石鼓面上。高丽纸纤维长,韧性好,湿的时候摁进字口,干后就固定在字口里。此外,石鼓装箱的时候,外面还包有两层棉被,四周用稻草塞紧。这都让石鼓在南迁中得到良好的保护。
三年后,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成立,石鼓迁往南京,安置在南京朝天宫的文物库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岌岌可危,为了安全起见,故宫文物又一次西迁。石鼓经徐州到达宝鸡,又向陕南汉中转移。
在翻越秦岭时,运输文物的队伍曾遭遇土匪抢劫,幸而有士兵持枪护卫,加上保密工作做得好,土匪以为只是普通货物,所以主动撤退了。
但是汉中也不安全。日军飞机曾两次空袭这里,谁知道石鼓运来后会不会碰上第三次空袭呢?因此,石鼓等文物又被迫向成都转移。没想到的是,石鼓刚刚离开汉中,原先存放它们的库房就被日机炸毁,石鼓再次逃过一劫,在四川峨眉县的临时文物库房中度过了抗日战争的岁月。
抗战胜利后,南迁文物迁回南京,途中曾发生两次车祸。在江津广兴乡时,司机不小心将车撞上了一棵树,所幸的是石鼓包装扎实,未被损坏。车离开黔江后,又为避让另一辆车而再次翻倒,车子摔到了山下,石鼓却奇迹地保存完好。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仓皇筹备撤退,将国宝文物大量转运至台湾。已被送回北京故宫保管的石鼓,也运抵机场。但临近起飞时,飞行员却报告说,飞机已严重超载,无法保证飞行安全。一行人再三商讨,决定将这10面石鼓留在大陆。这才有了今日的故宫石鼓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