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参展作品,陈箴《福倒福到/佛倒富到》,1997年
Q:当下中国艺术市场、展览环境、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都极为迅速,在这样的语境中,对话如何建立?
孟璐:我希望此次展览能鼓励中国的艺术家充分体悟自己的个体性,而不是作为某个群体的一部分。如果某位艺术家跟我说:“来看我的作品吧!你能看到挺多艺术的!你还能看到挺多中国的!”我希望这样的桎梏能够从这场展览开始打破,让他们的作品能从自己的定义中被解读,而不是被视为代表了某种整体现状。我们希望变得国际化的东西,是一种能打动人的东西, 尤其是能打动艺术家。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了解全世界的艺术家对古根海姆的这项工作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能让这些中国艺术家所进行的艺术实验影响到美国的艺术创作,那我们的目的就真正达到了。
Q:你既负责整个古根海姆基金会亚洲部门的展览策划,同时也是古根海姆美术馆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The Robert H。 N。 Ho Family Foundation Chinese Art Initiative)的负责人,在你看来,这两个项目的视角有何不同?
孟璐:过去10年间,我们在古根海姆所做的大部分研究均关注的是全球语境中的亚洲艺术,这样的研究视角同时影响了这两个项目。不同的是,何鸿毅家族基金会中国当代艺术计划更关注年轻艺术家以及创新性的、在更小的空间内施展的艺术实践,这些直接邀请艺术家进行的委托创作最终会被古根海姆收藏。而“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则很好地体现了我们所说的“历史的当代性”,这是对当代艺术实践的一次从历史视角的考察。两者十分不同,但又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