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印尼海域“黑石号”沉船与唐代扬州“江心镜”(组图)

印尼海域“黑石号”沉船与唐代扬州“江心镜”(组图)

2017-05-05 12:31 文章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齐东方

“黑石号”沉船中出水了大量珍贵的九世纪早中期器物,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使人们对东南亚海上贸易的认识大大改变。黑石号中有一枚看上去并不精美的铜镜,却是考古学家苦苦寻找而从未发现的宝物——“江心镜”,尽管锈损,铭文“扬子江心百炼造成唐乾元元年戊戍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仍清晰可见。

“黑石号”沉船中发现的部分铜镜、瓷器和金银器形制独特,通过对其制造、使用和流通情况的讨论,可进一步了解这一时期海上对外贸易模式。同时,结合扬州的考古发现,可知其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见证了九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被茫茫海洋隔绝的陆地板块,限制了人们探寻大海彼岸的世界,同时也成为巨大的动力,激励人们穿越浩淼的波涛,去了解异域的新奇世界。《新唐书》中唐代专门立传的南海诸国约30个,其中诃陵(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是唐朝与南亚及西亚海上交通的要冲[1]。这一海上通道,历来海盗出没、沉船频发,大量神秘的宝藏隐匿在了暗礁散布的水域间。1997年,德国人沃尔特法恩在此发现了一艘明朝的鹰潭号沉船。1998年又发现了11世纪宋朝的马热尼号沉船。同年,再次发现满载9世纪中晚唐宝物的沉船——“黑石号”。

“黑石号”沉船上有6万多件遗物,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器物聚集,提供了特别的研究视角,使人们对东南亚海上贸易的认识大大改变。

铜镜带来的启示

黑石号中有一枚看上去并不精美的铜镜,却是考古学家苦苦寻找而从未发现的宝物——“江心镜”。《异闻录》载:“唐天宝三载五月十五日,扬州进水心镜一面,纵横九寸,青莹耀日,背有盘龙,长三尺四寸五分,势如生动,玄宗览而异之。进镜官扬州参军李守泰曰:铸镜时,有一老人,自称姓龙名护,……谓镜匠吕晖曰:老人家住近,闻少年铸镜,暂来寓目。……吕晖等遂移镜炉置船中,以五月五日午时,乃于扬子江铸之。”[2]首次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江心镜”或“百炼镜”(图一),尽管锈损,铭文“扬子江心百炼造成唐乾元元年戊戍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仍清晰可见,明确了这就是“江心镜”或“百炼镜”。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