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安尼施·卡普尔——任性的材料玩家和执着的感知空间探索者(组图)

安尼施·卡普尔——任性的材料玩家和执着的感知空间探索者(组图)

2017-05-18 09:29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黄海伦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nEO_IMG_图片3.jpg

安尼施·卡普尔,《下沉》,2014. 布鲁克林桥公园,纽约,2017. 图像:James Ewing, Public Art Fund, NY © Anish Kapoor, 2017

nEO_IMG_图片4.jpg 

安尼施·卡普尔,《肮脏的角落》,2015年九月六日被二次破坏后所摄,法国凡尔赛宫,图像: Francois Guillot—AFP/Getty Images© Anish Kapoor

除了这些作品,卡普尔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公众艺术作品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最受人瞩目的当属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的《马厦斯》(Marsyas,2002)、美国芝加哥的《云门》(Cloud Gate,2004)、以色列美术馆门前的《颠倒世界》(Turning the World Upside Down,2010)、法国巴黎大皇宫的《利维坦》(Leviathan,2011)。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卡普尔对于艺术品周围环境、空间、感知的思考。以巴黎大皇宫内的巨型《利维坦》为例,卡普尔取题于《圣经》中吞噬了约拿的巨鲸海怪典故,创造出了一个高三十五米的巨大气球,完完全全覆盖了占地13,500平方米的皇宫。这个装置在外部看是实心的紫色,进入内部看却是类似海怪血红腔腹的透明材质,邀请观众感受被未知空间吞噬的恐惧。而在以色列美术馆门前的《颠倒世界》以及芝加哥的《云门》中,艺术家利用反光的不锈钢材料,制造出了反射空间的假象。艺术家总是解释这些镜面作品为“非具象物体”(”non objective objects”),因为它们“液化“了现实世界中的空间以及观众。镜面反射出来的空间常常是扭曲的、违反我们正常认知的影像,却又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新视觉空间。卡普尔从而质疑“空间”及“非空间”、“虚”与“实”的关系,再一次深刻地发出人类对世界感知的质问。

责任编辑:薛冰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