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沿革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因“文革”停办8年,1978年复校。
二、校名赏析
1、校名由来
提及中国人民大学,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红色名校”,而对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名题字,则鲜有人知。不少来到北京逛名校的学子,看到人大西门的六个大字之后,甚至怀疑人大的校名是“电脑字体”。事实非如此。人大校名工整、端正、隽永的行书,其实出自一代教育宗师——吴玉章先生之手。
吴玉章,1878年生,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这位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的跨世纪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1950年2月,德高望重的吴玉章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直至1966年12去世。他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成绩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人民大学的毕业生中有四百多位部长级及以上的政治人物,被誉为中国“政治家的摇篮”。人大的毕业生还有许多成为各大公司的CEO或董事长,亦有中国“商界精英摇篮”的美誉。正是他们引领着中国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方向。而这一切光辉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吴玉章的辛劳。有人说:没有吴玉章,就不可能有人民大学光辉的历史;没有吴玉章,新中国教育史上也不可能有如此丰富宝贵的办学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六字校名就是从吴玉章手书中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