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红色年代
四座传奇窑厂
诞生钧瓷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产品
那段历史如同作品一般浓墨重彩
留给世人
无尽的思考与启示
和难忘的红色记忆
随着世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近年来,“红色钧官窑”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与藏家的话语中。
“红色钧官窑”,特指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先后成立并烧造钧瓷的地方国营禹县神垕钧瓷厂、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一厂、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二厂、神垕镇东风工艺美术瓷厂。虽然这4个厂历时不过30余年,但为钧瓷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大批钧瓷艺人,研发出多项钧瓷烧制技艺,烧造出大批钧瓷精品。
培养了大批钧瓷艺人
从20世纪50年代末恢复钧瓷生产开始,通过钧瓷老艺人的言传身教,众多钧瓷艺人迅速成长起来。
钧瓷烧造技艺非常复杂,而且72道工序都有特殊要求。从历史上看,它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4家“红色钧官窑”使用人员最多时达到5196人。大约有4000人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比如手拉坯、配釉、施釉、装、烧窑等,而且这些人至少掌握两门以上技艺。各厂也不缺乏一些“T型”人才。这些“T型”人才对72道工序都很熟悉。据统计,当时掌握全面技术工艺的生产骨干有50余人。目前这些人多数已成为各窑口的董事长、总经理或艺术总监等。
大鹅颈瓶
在“红色钧官窑”时期,工人已从纯手工劳动向机械化过渡。比如拉坯用的泥,已从人力练泥变成机械化练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泥的质量。烧窑的仪器也逐步使用窑炉温度计、室温观测仪等。一些艺人根据釉料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温度的火焰中发生的变化,总结出了“三勤两少”钧瓷烧窑法和“三净一把关”装窑法,不仅使钧瓷的烧成合格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40%左右,烧窑时间也由32个小时缩短到24个小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