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该反思潘天寿坚持“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观点(组图)

该反思潘天寿坚持“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观点(组图)

2017-06-01 10:03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何怀硕

今年恰逢近代画家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知名艺术评论家、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何怀硕前不久就此撰写了解析潘天寿“强其骨”思想与何以坚持“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文章并寄予“澎湃新闻”,保持着其一贯的犀利与对中国文化的忧思,读后让人深思。

何怀硕认为,潘天寿曾在1956年说“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这样的观点在当时是空谷足音,在今天,更是绝无仅有。他的可贵在于当时是大交流,大折衷,甚至是重洋轻中的时代,他老早预见“融合中西”会一步步发展而丧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中国绘画的根基便将动摇。潘老的远见,出自他对中外美术的研究,以及他对不同民族文化中的绘画有深刻的理解:“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间,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然而决不能随随便便的吸取,不问所吸取的成份,是否适合彼此的需要,必须加以研究和试验。否则,非但不能增加两峰的高度与阔度,反而可能减去自己的高阔,将两峰拉平,失去各自的独特风格。”

从自卑到自弃

19世纪以后,称雄于世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受到以科技力量崛起的西方近代帝国主义的冲击与侵凌。从此在中西全面接触与争战中节节败退,造成吾族近二百年来的屈辱与自卑。中西文化对峙之中,中国文化何去何从,不外有三条路:死守传统;全盘西化;中西融合。第一条路,自我封闭,是绝路;第二条路,改变文化宗祧,弃华夏,就泰西,这显然不应该也不可能;似乎只有第三条路稳妥可行。其实自古国族间在文化上互相学习、互相汲取,互相融合,多有佳例。异文化间的交流,不但不叫侵略,而且是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从食物、工具、技术到制度,思想的交流,中外互补互利的史实,可谓不胜枚举。清末民国初,为“迎头赶上西方”(孙中山语),由公费与自费到欧洲或日本留学者络绎不绝。涵盖科、哲、政、社、经、天文地理与人文艺术,文学、教育等等,青年学者跋涉重洋,都因为近代中国的衰败,在自卑的痛苦中要发奋图强。为了国族的救亡图存,有明智的认知与爱国的热忱,并不在为一己的荣华富贵。这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青年普遍的抱负。

文化的范围很广。知识、科学与技术,有客观的普遍性,为人类普世智慧的业绩。其间较没有民族性的隔膜与壁垒,可以交流、互补而互相促进。而文学艺术,乃文化的民族主义所产生之主观创造。虽亦有立于共通人性之主观的普遍性,可以穿透国界,可以使古今东西人类共鸣。但因民族精神、语言的不同,以及艺术表现方式各有其独特性,所以文学艺术各国各族是“和而不同”,呈现五彩缤纷的多元价值。因为民族特色重点在于差异,差异乃极珍贵之价值所在,不能强求其全球趋同。进一步言,文化喜欢交流,却最怕同一化。即以法政、社经而言,虽有其客观的普遍性,但各国各族之交流、借鉴与引进,尚且必须配合国法民情,不能生硬接合,照搬硬套;文艺美术,更不可能归于大一统而“全球化”。因为中西艺术各有不同之基础与“极则”。自古以来,希腊之雕刻,罗马之建筑;英国人擅水彩,法国、荷兰等善油画;中国、印度,东方各国,各有与西方不同的绘画。大不同于经济、商品市场可以全球化;艺术文化的全球化,即去除民族特色,会因彼此雷同而疲乏、衰竭以至枯萎。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