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失语的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为何无法与观众建立联系(组图)

失语的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为何无法与观众建立联系(组图)

2017-06-05 11:28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林之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失语的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为何无法与观众建立联系

我最近和加布里埃尔·内尔博士(Dr. Gabriele Neher)参观了上海的某间博物馆。内尔博士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的艺术专家。我们在东南沿海的浙江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中国校区,与英美中三国顶尖艺术机构合作,开了一门针对博物馆职员的职业发展课程。

加布(加布里埃尔的昵称)和我观看博物馆的方式和普通人观看飞机差不多。多数时候,我们甚至无法好好欣赏正在陈列的展品,因为我们太习惯于关注故事讲述、展览陈设、观者体验和标识一类的问题。这就像当你太关注包装时,便容易忽视内容。一踏进馆门,我们就直奔语音导览亭,或细逛礼品商店,寻找有创意的商业点子。

这间博物馆是上海博物馆界的圣地。昏暗的展厅透着股傲慢,馆藏大量珍品陈列在密闭的展柜里。展品旁皆附有标示告知眼前的展品内容——例如:“花瓶,南宋,12世纪”。

这些物件确实都很美。但离开博物馆时,加布和我却不满意。我们怀抱着了解中国陶瓷的期待踏进博物馆,但我们的大脑接下来却被极其专业和碎片化的信息轮番轰炸:“鸟纹陶罐,石岭下型,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800年左右”。没有解释鸟纹的意义,没有介绍石岭下陶器的特点,甚至也没有指出马家窑的位置。“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我应该关心罐子?!”加布叹气,有些恼怒:“为什么我要关心这些东西?”

她的话有些道理。展览从头到尾都没向我们解释这些藏品的重要性。我们离开博物馆时,没能更加了解陶瓷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我们见到的陶罐或许曾被横冲直撞的军阀窃走;又或许,旧时它曾用作国内战争各派之间重缔和平的物件。倘若事实果真如此,博物馆却保持缄默不语,我们便永远没有机会听到它们的故事。加布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专家,中国历史的狂热爱好者,如果像她这样资历的人都“半途而废”了,那么那些一般的博物馆爱好者们(casual museumgoers)还会抱有希望吗?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