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教育中的部分问题出在博物馆自身的结构和等级秩序上。绝大多数的中国博物馆遵循“策展人至上”的管理模式。因此,所有其他部门都为策展人主导的对话服务。而策展人的工作是让自己在其他策展人眼里博学又聪明——他们并不怎么关心你我能否理解。
博物馆的目的如果是培养忠实的观众,就需要平等对待策展部门和其他部门,必须尊重其他成员特有的知识并且在策展过程中给他们一定的话语权。这需要彻底转变思维模式:从原先过于关注藏品,有点唯我独尊的机构,转化为客户导向,公众优先的组织。
我把希望寄托在私人博物馆上。微不足道的政府资助意味着他们要依靠来往的消费者生存。但是,公立博物馆仍有丝丝希望(whispers of hope)。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陈列由国际闻名的博物馆设计事务所Gallagher&Associates操刀,在吸引观众方面的有极大提升,包括运用360°电影和日常演示样本柜等。上述一切所在的建筑也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当然,博物馆内还少了一点“超凡感受”(“transcendental”)。不过,博物馆内上上下下数不胜数的脚步声至少说明了一点什么,它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
2016年10月25日,上海自然博物馆,观众在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引进的“灭绝:并非世界末日”巡展上参观一只阿拉伯大羚羊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