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艺术史,历史变迁导致艺术家的社会流动乃属常态。随着生存时空与物质环境的更迭,艺术家自然而然也会回应时代,直接或隐晦地反映在各自的创作上。新世纪以来,艺术家尚扬援引中国艺术史上的名家董其昌(1555-1636)的画作,展开与历史的对话,并折射出个人对大环境的反思;黄致阳对于水墨酣畅淋漓的特质情有独钟,结合表现主义的风格,发挥中国水墨绘画特有的演出感、时间性与直接性等美学特质;邱黯雄将水墨动画的技术转化为一种观念艺术的呈现,其重要性同样毋庸置疑;徐冰的艺术经常给人虽重犹轻的印象,他与中国传统接轨,引人联想历史,亦不避讳艺术史式的趣味与风格;屠宏涛一幅幅静谧中带着躁动与混乱的花草树石风景,即使不像历经浩劫之后已然荒芜残败的家园,也让人忐忑地感觉其中蛰伏了潜行的变动与危机。属于“北方艺术群体”核心成员的任戬以及杭州“池社”的宋陵,以前卫的态度自许,他们勇于逾越学院内部的水墨与工笔绘画的藩篱;以工笔见长的徐累,在庄严的华丽和严谨的雕琢之间,他注入超现实主义的并置手法;王天德将中国文化主体空洞化的历史事实暨当代现状,显形在观众的目光之前;余友涵的画面经常以“圆”作为视觉的统一体,寄托了中国道家的哲学观;梁铨在创作上能与传统特殊的审美历史形成联结,已然是他对中国当代水墨和抽象艺术的重要贡献;严善錞画中的西湖系以个人独特的减笔风格,呈现近乎抽象简化的笔触痕迹,如此,平淡无华地召唤他心中、记忆中,乃至于文学、艺术和美学历史中,一再受风雅文士讴歌的理想西湖;江大海的作品与当代人类情境的反映较无关联,对熟悉中国山水画传统的观者而言,他所表现的景致与氛围,不无历史性的怀乡感,而且颇有五代至南北宋时期的潇湘山水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