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之后,水墨艺术开始标举“抽象主义”,以现代抽象水墨为诉求,宣纸和墨不只是作画的媒材,而更具体地被看成“物质”。林延将宣纸塑造为立体物件,选择性地敷墨作色,名副其实地成为“雕塑”,甚至以空间装置的形态存在;李义弘更有意识地在水墨山水当中,导入现实世界的自然与人文场景;李茂成的风景是自然,也是心识,显现的是身体、意识与精神共同运作的动态过程;潘信华向现实世界取材,融入富于生活趣味的情节,影射当代人的物质与精神欲求,亦有反讽与幽默; 杨世芝的创作技法,并非否定传统的创作观,而是提供不同的视角,回归水墨自身的纯粹性与本然; 王雅慧运用录像的手法,将纸、墨、笔触、线条等,转化为诗意的抽象动态,提供阅读水墨的另类美学;和王雅慧相比,吴季璁更早也更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当代科技文化的语境里,以此反刍水墨与文人画的历史,召唤、转化其美学,再予以更新。
日本艺术家藤原志保、上原木吕和三濑夏之介,他们的创作不墨守形式和题材窠臼,将西方抽象艺术结合当代意识,为广义的水墨艺术注入新的内容。韩国自十世纪的高丽时代就已奠定儒学治国的根基,与中国文化的渊源深厚,韩国水墨艺术也自有传统。受西方现代性和前卫实验态度影响,韩国水墨艺术家张相宜、金浩得、安美子和郑光熙等艺术家尝试不同的物质媒介,如麻布、粗布等,取代传统所用的纸张,凸显墨自身的物性表达。这些艺术家们对原本面临式微危机的水墨传统和文化,他们不但抱有敬意与情感,也借各自的创作与之对话,不断思考和探索新的可能,重拾主动性与创新的动能,进而回应当代世界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