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掌中有乾坤——瓷质烟壶珍赏(组图)

掌中有乾坤——瓷质烟壶珍赏(组图)

2017-07-06 10:48 文章来源:中国嘉德拍卖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640 (10)

LOT 2873

铜胎画珐琅西洋人物鼻烟壶

清乾隆

H: 4.6cm

鼻烟壶为铜胎画珐琅彩而制,圆口,短颈,器身为椭圆形。颈部饰连珠纹和花卉纹,底部饰仰莲纹。壶身采用通景式构图,一面绘一名身穿蓝色长袍的贵妇坐于花丛之中。另一绘一名身着长裙、手拿折扇、正在赏花的贵妇。整件器物曲线优美,色彩艳丽,彩绘勾勒精细,人物逼真自然,颇具皇家宫廷气息和西洋韵味。壶盖作浮雕花卉铜钮。

鼻烟壶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与结晶。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清代鼻烟盛行,正所谓“碾成琵琶金屑飞,嗅处微微香雾起。海客售来价百缗,大官朝罢当一匕”,由此引得鼻烟壶亦十分流行。鼻烟壶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还具有送礼馈赠、身份象征等功能。自清代发展至今虽然只有三百年的历史,但因其小巧精致、便于携带、宜于把玩,为不可多得的掌中珍玩。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平定台湾以后,禁海开放,西洋制品开始大量涌入,西洋珐琅,包括画珐琅便由广州等港口传入。康熙皇帝热爱西学,对欧洲文艺复兴影响下的绘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画珐琅制品的绘画技法恰恰体现的就是西洋绘画风格,使之刚刚传入宫廷就受到了皇帝的宠爱,并且下旨命令造办处承做。乾隆对鼻烟壶的喜欢程度要胜过前两位皇帝,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鼻烟壶收藏鉴赏家。他不仅亲自主持指导造办处的鼻烟壶生产,而且注意新品种的开发。乾隆一朝制造了大量精美的鼻烟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的推崇,波及到王公大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社会上弥漫着一股鼻烟壶的收藏热潮,本品即为此时期的画珐琅烟壶代表。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56789101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