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不见一件真迹的“米开朗基罗展”(组图)

不见一件真迹的“米开朗基罗展”(组图)

2017-07-26 11:31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荷尔拜因,戴白色冠巾的女人,约1532-1543荷尔拜因,戴白色冠巾的女人,约1532-1543

艺术家与模特的邂逅:达芬奇至伦勃朗时期肖像画展

地点:伦敦国家肖像画廊

时间:2017年7月13日 - 10月22日

票价:免费(入馆门票10镑)

评星:三星半

点评:邂逅的模特还是艺术家,成为了参观者纠结的问题,在遍地“文艺复兴”“巴洛克”痕迹的西方社会,这些绘画或不值称道,但对于日日“背”应试头像素描的中国艺术考生而言,若能辨别优劣,学得其中之万一,实为大幸。

对藏有众多“文艺复兴”“巴洛克”时代肖像画的伦敦国家肖像画廊而言,作品画中的模特往往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才是画家本人,走进展厅,你会遇见许多“重量级”的人物,而后才是邂逅真正的艺术杰作。“艺术家与模特的邂逅:达芬奇至伦勃朗时期肖像画展”也不例外。

尽管本次展览的主题是“达芬奇至伦勃朗时期的肖像画展”,但它实际上仅仅包含了一幅达芬奇和一幅伦勃朗的画,且这两张画皆为艺术家的普通手稿,像是为蹭“名人效应”而满足公众需求的“应急章”。

若说真正切题,符合“艺术家与模特”关系的当属小荷尔拜因作品,这位绘制过“亨利八世”经典肖像的画家,其作品几乎代表了“都铎王朝”的艺术审美。在他的笔下,“约翰-戈达斯韦尔”可窥见其害羞的模样;“玛丽-佐奇”的脸上能看出性格与能量;而“戴白色冠巾的女人”更是以一种冷酷的鄙视和沉着的眼神注视着你,而此种眼神不禁让人想问:安妮-博林是否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姿态迷惑住了亨利八世?小荷尔拜因笔下人物的传神度,似乎能从模特的眼神中读到他的心情。

但更多的时候策展人却选择了16和17世纪非主流艺术家(如弗朗西斯科-德-罗西),或主流艺术家的非主流肖像作品(如贝尔尼尼的素描)……但无论如何此次展览带来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的艺术信息,让观众看到西方美术史的角角落落。

尽管西方艺评家在西方语言体系下此展览多有诟病,但如若放到中国社会,对考前班埋头画应试人像素描的学子们,能真正体会此次展览中作品的画法和优劣,或比重复画几张应试素描有益的多,这些作品也通过彼此间的比较诉说着:现实主义实现的并不是简单的对事物的艺术转化,而是对一个艺术奇迹的创造。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