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林若熹
林若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新浪当代:您如何看待吴一函老师的作品?
林若熹:吴老师的作品,实验性其实很难,在实验里面去探索一个规律的问题,在没规律中找到规律,这在试验中很难做到,他作品的成败与否,在于他找到了多少规律的东西。有了规律,我们才可以看得懂,在这个试验中,他花了不少功夫,让我们能够看懂,因为他做了这方面的努力,这个规律就是造型语言,他的造型语言通过质材,通过墨,纸,布,等等,他通过这些材料去探索制作的过程,这个制作跟传统意义的经典绘画不一样的就是:传统意义一般是画,写,染,这样都带有主观把握的技巧,肌理的呈现是一种自然态,自然态的肌理如何通过人工造成肌理变成了主动性,有些实验者对肌理的操作变成自然态就没意思了,如果把肌理成为某一种规律,那就有意义了。从吴老师的专题来看,他的展览从不同角度来找某一种规律,哪怕尽管每一个作品都是肌理语言,哪怕是系列之间,系列本身都呈现出了不一样的东西,那就可见探索是下了见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