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出海图》(青岛市政府会议厅) 620×224cm 2009年
北派山水常以坚实之骨体,精微之墨法挥写祖国河山的巍峨挺拔,画家只有通过积功成悟的苦学、潜入造化的体察,历经艺术语言的百般锤炼方能自成一家。然而讲究章法底蕴的北派山水却随着宋代士夫画的滥觞逐渐势微。至明人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说”后,山水画基本被纳入了潇洒秀润的南宗轨道。20世纪90年代后,佛教美学的“顿悟”、新文人画的“逃世”、后现代“戏虐”等思潮的影响以及消费文化的流行,更使秀润柔弱的画风得以蔓延。痴迷于顿悟、抒写性情的中国文人渐渐忘了阴阳相生、刚主柔辅的文化精神,也忘了秦以力健闻名,汉以气厚感人,唐以风骨雄健视为正宗和主流的传统脉络。经过几个世纪的漂流,终于有画家试图振兴北派山水。傅抱石、李可染、石鲁等振拔于前,周韶华、贾又福、卢禹舜等拓展于后。从大漠沙碛到黄土高原,从太行峭壁到昆仑雪山,一颗颗闪亮的北派新星冉冉升起,一腔腔吞吐大荒的豪气撼人魂魄。如今,在这支艰辛求索的队伍中,我们又看到了师恩钊。他认为崛起的堂堂中华,若要唤醒心中的东方巨人意识,就必须还艺术以阳刚大气,这是时代的需要。师恩钊咬破了近八百年结成的“文人画茧子”,跳过元明清以降的传统,把借鉴的触角伸向魏晋六朝,驰骋于汉唐秦楚,最终确定了当代北派山水隔柔取刚,回溯大美的选择基调,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精神融汇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