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底特律博物馆的秘密:汽车终将离去 艺术才能永存(组图)

底特律博物馆的秘密:汽车终将离去 艺术才能永存(组图)

2017-10-24 09:24 文章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陈玉宝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机缘和灵感

1917年,身处汽车制造业顶峰的老福特,开始在密西根的鲁日河畔建造他梦想中的汽车工业城。十年之后,鲁日工厂完成了。

建成后的鲁日工厂占地近4平方公里,拥有93座建筑,1600万平方英尺的厂房面积,160公里长的流水生产线,雇佣了10万多名劳动者。除了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生产之外,这里还有各种零部件的生产车间,包括玻璃制造、炼钢厂、发电厂。在其后的20年中,鲁日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这样,在车城出现了一个老福特引以自豪的制造业的奇迹:大湖上的巨轮繁忙穿梭,来时载满矿石和煤炭,走时装满各种崭新的汽车。老福特曾自豪地向世界宣称:大工业制造的梦想在鲁日工厂实现了!

在其后几十年间,鲁日工业城中诞生了许多福特的经典,包括开时尚先河的A型车、B型车、雷鸟、银貂,以及福特经久不衰的神话福特野马Mustang和皮卡F150。二战期间,这里更是罗斯福总统“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的真实写照。

以工业革命为主题的艺术创作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需要的只是机缘。

机缘在偶然和必然之间徘徊。

193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社会进入大萧条,但艺术活动却空前活跃,自由之风盛行。迪戈——这位在邻国壁画领域颇有建树的艺术家,开始进入美国艺术界的视野。1931 年夏天,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专门为迪戈推出单人个展,引起不小的轰动。

随后,迪戈应邀在旧金山完成了两幅壁画。一幅是在旧金山艺术博物馆的《The Making of a Fresco》,另一幅是在旧金山股票交易所的《Allegory of California》。

在一次好友举办的聚会上,威廉和迪戈相遇了。威廉不失时机向迪戈提议:为底特律创作一幅大型工业壁画,如何?

迪戈欣然应允。

回到底特律后,威廉首先要解决的是经费难题。受经济大萧条影响,艺术博物馆的经费被大幅削减,从上个年度的40万美元降到本年度的4万美元。创作壁画的费用至少要1万美元,占博物馆全年经费的四分之一。这笔经费从哪里来?

这时威廉想到了艾德赛,请他以个人的名义捐助壁画。艾德赛欣然承诺,为壁画出世的铁三角就这样形成了。

为寻找创作的灵感,迪戈来到鲁日工厂,很快就迷上了这里大工业生产的格局和风采。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迪戈孜孜不倦地在鲁日工厂画了上千幅素材。

他看到了巨型机器和生产线上工人繁忙劳动壮观而和谐景象。在这里,机器已经不是冰冷无情的道具,而是一座座带有生命的艺术品。他也为生产线上的劳动者们所展现的那种生产韵律所感动。

鲁日工厂的实践大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要为大工业作传,他要为劳动者讴歌, 他要把车城的工业革命用艺术的形式永久保留下来,同时抒发其对现实的思考和未来的憧憬。他要在车城完成一幅宏大叙事的艺术巨作!

但,现有两幅壁画的篇幅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宏大构想。

那天,迪戈站在博物馆中庭举目四望,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在整个博物馆中庭的四面墙上都创作上壁画!

这正中威廉的下怀,也正是他多年来管理博物馆的夙愿:博物馆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展示收藏品,博物馆本身就应该是足以传世的艺术品!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