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金镶玳瑁指甲套一对长10.3cm;直径7cm RMB 34,500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年春季拍卖会-1
人们从反映宫廷生活的历史剧里,经常会看到后宫的妃嫔,都留着长长的指甲,并在每个指甲上戴一个套筒,以保护长指甲。这种指甲套儿,为了彰显皇家气派,多用料考究,又以精湛的工艺尽力呈现宫廷器物的富贵与奢华。受到这种宫廷时尚的影响,不少贵族女子,也以蓄甲戴指甲套为美,或炫示身份。到今天,很多材质、工艺上乘的指甲套,已成为了博物馆里的珍藏。
指甲套最早出现于南北朝,随着佛教进入中土,很多西域弦乐器也开始普及。人们弹拨乐器时,为了保护手指不被琴弦割伤,就用骨角之类的硬物,制成指甲套,戴于指端,名为“系爪”。明代杨慎《艺林伐山·系爪义甲》注释:“妓女以鹿角琢为爪,以弹筝,曰系爪。”由于女性佩戴指甲套操作乐器,更显手指纤长,具有一种特殊的妩媚韵味,遂演变成为展示女性风采的重要佩饰。
唐代流行以金银制作指甲套,用来弹筝或琵琶。李商隐有诗描写女性:“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唐代女性操弄弦乐器,指甲套是标配。但到了清代,指甲套的功能就完全变了。贵族妇女流行蓄长指甲,以展示自己的安适清闲,指甲套也不再是只戴一个,而是各指均可佩戴。同时还追求材质的华贵,设计的精巧,工艺的卓越,以凸显使用者的身份,与其贵族气质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