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中国艺术教育的“霾”伏圈(组图)

中国艺术教育的“霾”伏圈(组图)

2017-11-30 09:37 文章来源:新浪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招生考试现场(杭州考点  周红等摄)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招生考试现场(杭州考点  周红等摄)

左起:陈雨、高世名、丹尼尔·布伦、兰婷、本泽堪、丹尼尔·布伦夫人左起:陈雨、高世名、丹尼尔·布伦、兰婷、本泽堪、丹尼尔·布伦夫人

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国美术学院接待了G20夫人团,其中加拿大总理夫人索菲是文化记者出身,参观时提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国美)建校的时候,艺术教育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在今天艺术教育又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提得颇为猝不及防,“还好我们学校一直以来有这个思考。”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还记得当时的回答:在蔡先生(蔡元培)、林先生(林风眠)那一辈艺术教育是启迪人心的修养,而在今天艺术教育是社会创新的力量”。

的确,今天艺术的现实境遇在悄然改变,体制批判、社会参与、全球或本土、政治艺术或美学政治等已不足以匹配此刻的现实感受。一方面,媒介与技术的大发展使艺术创作与知识生产产生巨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与学习的革命。艺术教育的理念、艺术学院的形态都在经历重塑;另一方面,技术乐观主义的反面,数码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新技术正导致感性的无产化,这是一种感性能力的剥夺,艺术教育的源动力正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提供的种种便利中被掏空和置换;此外,艺术的市场化与博物馆化也使艺术创造日渐疲乏,美术学人才培养的第一现场由传统的学院延伸到美术馆、画廊、双年展等更社会化的场域,美术学院在艺术生态中的地位显著下降,大众文化与娱乐工业对艺术和教育产生巨大冲击。

“19、20世纪建立起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正经历一次新的自我塑造。”在高世名眼里,媒体实验、机制批判、社会参与、多元文化正成为艺术教育的主导话语,艺术教育和文化、批评话语、策展实践深度结合,逐渐形成一种由媒介、现场、田野、日常等概念共同构成的艺术教育新视野。

“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思想自蔡元培提出后,不仅在当时引起普遍讨论及关注,在今天,依旧透露出所有艺术教育者的愿景和责任。经过漫长多变的20世纪,历史变成了记忆与瞬间,具体到中国,如何消化20世纪艺术史的遗产?如何在全球艺术史的多元文化境遇中建构共同的知识学基础?又怎样在其中确立文化的主体性和本土信念?

艺术从来就不只是风花雪月,而是面向社会的有为之学。在全球视野和本土关怀的双轮驱动下,新世纪正在迅速地完成技术迭代和在熵化中实现自我奠基。艺术教育实可从中提炼出更普世的人文教育体系,在专业教育之外有所作为。

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以怎样的方式重新出发?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