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馆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塑
文字的阅读也帮助我们在物与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如果不了解古埃及的一些基本历史与事实,也许你就难以在凝视拉美西斯二世的目光时,感受到其中的不朽和荒芜。如果不了解古巴比伦人的智慧,凝视亚述馆里那些鹰翅狮身兽时,你也许仍会觉得它们是陌生遥远的存在。如果不了解罗赛塔石碑的命运,你也许不会理解这个看似平淡无趣的石碑为什么如此重要。然而,书写的发明不过6000年,更何况,文字可以被编辑和操纵。那些静默的物,某种意义上,有着比文字更深邃和强大的叙述力量;它们将无数未解之谜藏于内在的地质时间中,漂浮于历史与想象之间,等待着我们的挖掘。
大英博物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成长时期,伴随着殖民扩张和帝国的历史。它对世界文明的兴趣和关注、对全世界藏品的大量收藏,在全世界的考古发现和挖掘,都与这段历史无法分开。今天,藏品的征集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闫志告诉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物主权”概念兴起,大英博物馆征集和策展的思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的主导地位,从收藏、陈列,更多的转为体现在“研究、展览、议程设置和主题性展览”。公共博物馆的职能领域不断拓展,从“历史的收藏者”,逐渐变为“历史的参与者”,通过策展提供一个公共话语的“论坛”空间。在大英博物馆里,你能看到它对叙利亚难民问题的关注,对宗教交融与冲突的讲述,对伊朗局势投注的目光,对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反思,以及让古代文明与当代人就共同的“生与死”话题发生的对话。